-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11.1 交变应力及疲劳破坏 静平衡位置 试验结果表明: 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破坏情况与静应力破坏有其本质的不同。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破坏的主要特征是: §11.2 交变应力的平均应力、循环特征和应力幅 §11.3 持久极限 在纯弯曲变形下,测定对称循环的持久极限技术上较简单。 §11-4 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因素 1、构件外形的影响 若构件上有螺纹、键槽、键肩等,其持久极限要比同样尺寸的光滑试件有所降低。其影响程度用有效应力集中系数表示: 2、构件尺寸的影响 大试件的持久极限比小试件的持久极限 尺寸对持久极限的影响程度,用尺寸系数表示 3、构件表面状态的影响 实际构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对持久极限也有影响,这是因为不同的加工精度在表面上造成的刀痕将呈现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 §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综合考虑上述三种影响因素,构件在对称循环下的持久极限 也可以写成由安全因数表达的形式: *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前言:史海钩沉 1985年8月12日,日本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巨型客机由东京飞往大阪起飞后不久,气压隔板断裂,飞机失控坠毁。全机520名旅客和机组人员丧生,造成世界航空史上的最大悲剧。 这是电子扫描显微镜拍摄的断口照片,研究者根据断口照片上清晰的条纹,即可判断破坏的原因和破坏的类型。例如当断口出现“贝壳斑纹”时,就可以认为这种破坏属于典型的金属疲劳破坏。贝壳斑纹的形成与零件的几何形状是否发生突变密切相关。 经过调查发现该机失事的原因是飞机气压隔板的疲劳破坏。因为这架飞机每天要多次往返东京、大阪之间。东京起飞时要升到2万多米的高空,然后马上下降到大阪,这种频繁的升降最容易增加机体的疲劳。 典型的疲劳断口斑纹 机械上的大量实验证明,如一根机车轴在直径发生变化处采用圆弧状平滑过渡,一般可以安全地使用40年;若采用台阶式突变,则使用1年多就会“疲劳夭折”。 圆弧过渡,40年 台阶过渡,1年 上世纪50年代,英国空军飞机发动机主轴大量损坏,也是由于轴段过度不够平滑所致。后来,飞机设计时对在紧靠螺旋桨颈部的过渡圆角处圆弧半径仅仅增加3mm,疲劳断裂就避免了。 本章所要掌握的内容: 1. 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 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3. 持久极限; 4.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 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 这种应力叫做交变应力 因疲劳破坏是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极易造成严重事故。据统计,机械零件,尤其是高速运转的构件的破坏,大部分属于疲劳破坏。 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用手折断铁丝,弯折一次一般不断,但反复来回弯折多次后,铁丝就会发生断裂,这就是材料受交变应力作用而破坏的例子。 (1)低应力 —— 因交变应力产生破坏时,最大 应力值一般低于静载荷作用下材料的抗拉 (压) 强度极限 σb,有时甚至低于屈服极限σs (2)突然性 —— 塑性较好的材料在无明显塑性变 形的情况下突然断裂; (3)断口分成两个区域 —— 构件疲劳破坏的断口 分成含裂纹源的光滑区和呈颗粒状的粗糙区; 粗糙区 光滑区 裂纹源 循环特征 平均应力 应力幅 对称循环 非对称循环 脉动循环 特例:静应力 实验表明,在同一循环特征下,交变应力的最大应力 越大,破坏前经历的循环次数越少;反之,降低 ,便可使破坏前经历的循环次数增多。 在 减小到某一临界值时,试件可经历无穷多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 这一临界值称为材料的持久极限或疲劳极限。用 表示。 将材料加工成最小直径为 7~10mm,表面磨光的试件,每组试验包括 6 ~10根试件。 图 11-8(a) 图 11-8(b) 图 11-8(c) 图 11-8(d) 图 11-8(e) 低 解释: 以上图中两个受扭试样说明。沿圆截面的半径,切应力是线性分布的,若两者最大切应力相等,显然有 , 即沿圆截面半径,大试样应力的衰减比小试样缓慢,因而大试样横截面上的高应力区比小试样大。即大试样中处于高应力状态的晶粒比小试样多,所以形成疲劳裂纹的机会也越多。 下表给出了在弯、扭的对称应力循环时的尺寸系数。 注意:阶梯轴的尺寸因数由较细的轴径确定 若阶梯轴较粗段的直径为D,较细段的直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