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地貌的动力平衡理论 50年代以来,由斯特拉勒(1952)、哈克(1960)和乔利(1962)等人提出的解释地貌发育的理论。 主要观点:认为只要剥蚀过程的控制因素不变,地形经过自我调整过程,就不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不发生地貌演化,这种地貌将是“独立于时间外的”。换言之,地貌并不象戴维斯认为的随时间迁移而出现幼、壮、老等不同阶段。 基本理论:地貌发育的动力平衡 ●认为一个地区的所有各个地形要素(如起伏、坡长、平均坡度、和最大坡度、沟长坡度等),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在适宜的条件下,所有的要素如谷底、谷坡和分水岭都以同意速度被夷平。 ●控制因素在变,动力平衡随时间在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和顺序。 第二章 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Geomorphology 一、两种学派、两种模式 二、侵蚀循环学说 三、山坡发育理论 四、山麓夷平循环理论 五、地貌的动力平衡理论 六、全球地貌与板块构造 七、地貌与大陆动力学 一、两种学派、两种模式 1.序列演化方式的地貌组合变化模式,认为地貌演化是在一定的演化序列中进行,按地貌组合变化可分为不同阶段;以戴维斯(W.M.Davis)、彭克(W.Penck)和金(L.C.King)为代表。 2.动力平衡或稳定平衡,认为整个陆地表面是自我调整的,这种自然调整与发生在斜坡上及河道中的过程相适应,也与自然界一般规律相适应,当一个因素改变,其他因素通过自我调整,这样尽管地表发生了物质、能量的变化,当中的地貌形态及坡度则保持不变。以哈克(J.T.Hack)为代表。 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初,对地貌学理论贡献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的人物是美国学者戴维斯、德国著名地貌学家和地质学家瓦.彭克、南非地貌学家莱斯特.金,他们是现代地貌学的奠基人. 1.美国地貌学家戴维斯(W.M.Davis,1850-1934),于1899年创立的地理(地貌)循环学说,奠定了地貌学的基础,认为一切不同的地貌形态视构造、营力(作用)、和时间(阶段)这三个可变的因素而定。戴维斯使用动态法或演进法,即他自称的地表的解释描述法,从发生学的观点出发,在解释地貌方面做出伟大的贡献,从地理学与地质学分出了地貌学。 2.德国著名地貌学家和地质学家瓦.彭克(W.Penck,1888-1923),创立了坡面发育理论和山坡梯地学说,代表性的著作:地貌分析 3.南非地貌学家莱斯特.金(L.King),全球尺度研究地貌学。 序列演化模式 4.动力地貌模式 哈克(J.T.Hack)和斯特拉利(A.Strahler)把系统论和热学原理引入地貌学研究中,并指出,大多数地形属开放系统,其演化并不是顺着固定方向和朝着最终地形而进行的,经过自我调节达到均衡是处于开放系统中的地形发展总趋势。 1976年《地球表面过程》杂志出版,标志着过程—反映学派的成熟,1981,该杂志又改名为《 地球表面过程与形态》,说明过程反映学派重新从仅重视过程转变到同时兼顾过程的最终结果——地形的变化。却利(R.J.Chorley)、舒姆(S.A.Schumm)和赛顿〔D.E.Sugden)1984年合著的地貌学,标志着动力地貌学派的确立。 二、侵蚀循环学说—戴维斯 戴维斯生于1850年,家境富裕,以至年青时即能作环球旅行。在远东旅游他到了日本,又在上海稍事停留.当时上海开埠未久,日本正值明治维新,气象颇为不同,他认为日本更有纪律和现代气息。著名的哈佛大学既是他求学的地方,也是他后来长期执教的地方。 但是,只有他在1899年同时发表了两篇著名的学术论文,即“地理循环”(1899)和“淮平原”(1899)之后,他才像明星一样升起在科学界,他的理论很快征级了许多学者,风靡全球.在他之前,地理学家一船只是静止地描述地球表面的地形,似乎山地永远是山地,平原永远是平原。 戴维斯却认为,地形是水远不断地变化着的,山地可以经受河流等外动力的长期作用变为丘陵最后成为平原。由于真正平坦的平原是很难达到的,一般只能形成微波状起伏的地面,有时有残丘突冗于平原之上。 基本理论 ◆戴维斯于1899年创立了地理循环学说,又称侵蚀循环。 该学说曾经律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地貌学的理论基础,至今仍不失其科学价值. ◆他认为地貌的发育要索有三个,即构造、时间(侵蚀阶段)和营力。 ◆地貌演化反映了这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一提法抓住了地貌演化过程中最基本的实质。 假定前提 1.位于潮湿温带 2.岩性均一 3.起始地形是平原 4.地壳仅是在开始时有一次急速上升,气候进入长期稳定 地理循环中的发育阶段 在每种循环中,又分出若干相对意义的发育阶段。即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老年期地面被夷平,他称之为准平原。 幼年期 河流迅速深切地面,形成峡谷,并扩展其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