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犯罪学中的当代实证主义….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西方犯罪学中的当代实证主义 吴宗宪 一、实证主义犯罪学派与当代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一种强调观察和经验、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论。《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这样解释实证主义:“广义地说,任何哲学体系,只要囿于经验材料、拒斥先验的或形而上学的思辨,都可称之为实证主义。狭义地说,实证主义则指奥古斯特?孔德的哲学。”銆€在西方犯罪学文献中,一般都对实证主义做广义地理解。实证主义认为,一切关于事实的知识都必须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依据,只有以观察和经验为证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和科学的知识。自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 Comte, 1798-1857)创立实证主义以来,它在犯罪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犯罪学中的实证主义犯罪学派和当代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犯罪学学派(the positive school of criminology)是指在19世纪后半期开始利用实证主义方法进行犯罪学研究的一些学者及其理论学说。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 1835-1909),主要代表人物还有意大利犯罪学家菲利(Enrico Ferri, 1856 -1929)、加罗法洛(Raffaelle Garofalo, 1852-1934)等人。在许多西方犯罪学文献中,往往把这个学派作为犯罪人类学派的另一个名称使用。犯罪学中的当代实证主义(contemporary positivism),是指20世纪中期以来利用实证主义的原理研究犯罪问题的一套研究方法论及学说。 实证主义犯罪学派和犯罪学中的当代实证主义既有一定联系,又有重大区别。当代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犯罪学学派的联系表现为,当代实证主义仍然使用实证主义犯罪学学派的研究者们所使用过的研究方法或方法论原则,并且加以发展和扩充,例如,龙勃罗梭、菲利或加罗法洛等人所使用的统计方法、观察方法、经验性实证研究原则、决定论原则等,在当代的犯罪学研究中仍然使用。不过,在当代的犯罪学研究中,对这些方法、原则等已经进行了发展。当代犯罪学研究中使用的统计方法、观察方法更加精细;当代犯罪学研究也重视实际调查和研究,重视收集数据,从犯罪事实中归纳犯罪理论,而且,实际调查和理论建构方法更加完善;实证主义犯罪学学派所遵循的严格决定论(hard determinism)原则,似乎已经被温和决定论(soft determinism)原则所代替,而被实证主义犯罪学学派坚决反对的自由意志学说,似乎又得到一定程度的承认,1964年出版的社会学家戴维?马茨阿(David Matza)的著作《少年犯罪与漂移》,典型地反映了这种倾向。 当代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犯罪学学派的重大区别在于,当代实证主义已经摆脱了同具体的犯罪理论的联系。当代实证主义是指一套在进行犯罪学研究和提出犯罪学理论中都要遵循的程序规则、研究方法或技术。简言之,当代实证主义是一套科学研究方法,从这种意义上讲,“大多数当代的科学、犯罪学在方法和基本表述方面,都是实证主义的。”銆€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社会学教授劳伦斯?科恩(Lawrence E. Cohen)和杜克大学社会学教授肯尼思?兰德(Kenneth C. Land)在合写的《社会学的实证主义与对犯罪的解释》一文中指出,当代有关犯罪和少年犯罪原因的主要的实证主义理论,在进一步解释时一般使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模式: 1.认为犯罪的原因在于社会解组。社会解组理论又有两个分支: (1)紧张模式,例如,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 1938年)的理论,艾伯特?科恩(Albert K. Cohen, 1955年)的理论,理查德?克洛沃德(Richard A. Cloward)和劳埃德?奥林(Lloyd E. Ohlin)(1960年)的理论; (2)控制理论,例如,弗雷德里克?思雷舍(Frederic Thrasher,1927年)的理论,克利福德?肖(Clifford Shaw)和亨利?麦凯(Henry McKay)(1929年)的理论,特拉维斯?赫希(Travis Hirschi,1969年)的理论。 2.认为犯罪现象的根源是文化越轨。文化越轨理论包括埃德温?萨瑟兰(Edwin H. Sutherland,1939年)的理论,沃尔特?米勒(Walter C. Miller, 1958年)的理论,索尔斯坦?塞林(Thorsten Sellin, 1938年)的理论。 这两位作者所说的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理论,实际上包括了现代美国犯罪学中的所有社会学理论。 鲁斯?科恩豪泽(Ruth Kornhauser)在其《少年犯罪的社会根源》(1978年)一书中,也持这样的观点。 迈克尔?戈特弗雷德森(Michael R. Gottfredson )和特拉维斯?赫希(Travi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