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重要的工业产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篇重要的工业产品

第七篇 重要的工業產品 7.1 氮肥 a. 施肥的目的是為補充土壤中所含的礦物質(例如含磷、鉀和氮的鹽), 使土壤有均衡的養料供應植物生長, 增加農作物的收成, 以應付人口不斷增加的需要。 b. 不同種類的肥料: 肥料的種類 製造方法 優點 缺點 堆肥 由天然物質造成, 例如動物糞便、動植物的腐爛物 較少污染環境 成份難以控制 化肥 由化學方法合成, 例如硫酸銨、硝酸銨 成份較易控制 污染水源和土壤; 製造化肥時引致污染問題 c. 硫酸銨和硝酸銨是兩種有用的氮肥。氮肥中氮的質量百份比計算方法如下: 1.硫酸銨中氮的質量百份比: 硫酸銨的化學式是: (NH4)2SO4 硫酸銨的摩爾質量 = (14 + 1*4)*2 + 32 + 16*4 = 132 g mol-1 1摩爾氮肥中氮原子所佔的質量 =14*2 =28 gmol-1 氮肥中氮的質量百份比 = 28/132 *100% =21.21% 2.硝酸銨中氮的質量百份比: 硝酸銨的化學式是: NH4NO3 硝酸銨的摩爾質量 = 14 + 1*4 + 14 + 16*3 = 80 gmol-1 1摩爾氮肥中氮原子所佔的質量 =14*2 =28 gmol-1 氮肥中氮的質量百份比 = 28/80 *100% = 35% d.生產硫酸銨肥料的步驟: 1. 原料: 氨是由哈柏法生產; 硫酸是由接觸法生產的。 2. 氨通入稀硫酸中, 或把氨水加入稀硫酸中, NH3(g) + H2SO4(aq) → (NH4)2SO4(aq) 或 NH3(aq) + H2SO4(aq) → (NH4)2SO4(aq) 3. 結晶法(把溶液加熱, 使過量的氨和水份蒸發, 生成濃硫酸銨溶液, 然後讓溶液冷卻, 便有硫酸銨結晶析出。) 4. 過濾法 5. 烘乾 e.製氨(哈柏法) N2(g) + 3H2(g) ( 2NH3(g) 溫度:500℃ 壓力: 200atm 催化劑: 鐵粉(Fe) (代表此反應是可逆反應。 1. 原料: 用分餾法從液態空氣中取得氮, 氫則可從天然氣與水蒸氣的反應製得。 2. 把氮和氫純化, 除去氣體裡的雜質(例如塵埃、二氧化碳等) 3. 把氮和氫乾燥, 除去氣體裡的水份 4. 以1:3的比例把氮和氫混合, 加壓至200大氣壓力 5. 鐵粉作為催化劑, 溫度約500℃時, 氮和氫反應產生氨。 6. 加壓和冷卻, 使氨液化並從混合氣體中分離出來。 7. 應的氣體則會與更多的氮和氫混合, 再循環反應。 f. 亞佛加德羅定律 1. 亞佛加德羅定律: 相等摩爾數的任何氣體在相同氣溫和壓力的情況下, 它們所佔的體積也是相同的。 2. 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力下, 氣體體積的比例等於氣體的摩爾數比。 3. 在室溫和一大氣壓力下, 一摩爾的任何氣體的體積均為 24 dm3 mol-1(摩爾體積)。 氣體 摩爾質量 (g mol-1) 摩爾體積 (dm3 mol-1) 氫 2 24 氮 28 24 氨 17 24 4. 有關氣體體積和質量的計算 (i) 在鐵的催化下, 氮氣與氫氣可結合生成氨氣。試計算可與20㎝3氮氣完全反應的氫氣的體積。 ( (ii)在室溫和一大氣壓力下, 把1.46g的鎂, 加入過量的氫氯酸中。試計算所生成的氫氣的體積。 ( (iii) 在室溫和一大氣壓力下, 把150cm3丙烯完全燃燒。試計算燃燒時所需氧氣的體積, 和所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 ( g.氨的性質、測試和用途 1.氨的物理性質 i.無色 ii.比空氣輕 iii.有毒 iv.具刺激性氣味(測試氨的方法之一) v.容易液化 vi.易溶於水, 溶解度高, 生成鹼性溶液(氨水) 2.氨的化學性質 i.使石蕊試紙變藍色(氨是唯一的常見鹼性氣體) ii.與酸反應生成銨鹽: 例如: 2NH3(g) + H2SO4(aq) → (NH4)2SO4(aq) 2NH3(g) + HNO3(aq) → NH4NO3(aq) NH3(g) + HCl(aq) → NH4Cl(aq) iii.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銨 NH3(g) + HCl(g) → NH4Cl(s) iv.氨在純氧中燃燒, 產生氮氣和水 ( v. 在鉑銠合金催化下, 氨與氧反應生成一氧化氮 ( 3.氨的測試方法 i.氨具特殊氣味, 可憑氣味辨認氨 ii.氨使石蕊試紙變藍色 iii.氨與氯化氫反應, 產生白煙 4. 氨的用途 i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