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工程:以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组织、细胞、细胞器和分子水平上,运用工程学原理,按照预定目标,改造生物学性状、生产生物产品的应用型科学技术。
研究内容1、组织、器官和细胞培养——利用生物体各部分组织、器官或者细胞进行离体培养(in vitro culture)的技术。它是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2、动物胚胎工程 胚胎移植——将动物体内发育的早期胚胎分离出来,将其移植到其它未受精母体子宫内,代孕产生个体的技术。试管动物——利用精子和卵子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显微受精、胚胎体外培养和移植技术所获得的各种动物。3、染色体工程 借助于物理、化学等方法,使某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技术。4、细胞遗传工程 转基因动植物——用细胞工程结合基因工程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生物基因组中,在体内稳定表达,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克隆动物——动物的无性繁殖,不经受精过程,复制出基因型、外形和性能一致的个体。5、细胞融合 采用自然或者人工方法使两个和几个不同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为一个细胞,用于产生新物种或品系及产生单克隆抗体。
研究任务举例① 细胞或者组织所需营养和环境条件;⑤ 动物胚胎移植;⑦ 改良生物品种;
发展简史? 探索时期(1859-1929);培养技术建立时期(1930-1959);迅速发展时期(1960~)植物培养技术? 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 1971年Nagata等将烟草原生质体培养出再生植株;1972年Carlson用NaNO3进行了烟草原生质体融合;植物快繁技术 花药培养技术 次生物质生产
传代:细胞在培养器皿中生长一定时间后,被分开接种到新的培养器皿中。
原代培养:取自体内新鲜组织并置于体外条件下生长的细胞在传代之前称为原代培养。
细胞培养:使用单个细胞悬液
组织培养:使用组织块(0.5~1立方毫米)或薄片(厚0.2 毫米)
器官培养:使用器官原基或器官的一部分或整个器宫
原代培养细胞的生命归宿:原代培养期——传代期——衰退期
细胞株 :细胞连续培养40-50代,仍然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这种传代细胞称作细胞株;
细胞系“永生性”:细胞连续培养40-50代??,大部分死亡,少量发生了遗传突变,带有癌细胞的特点,染色体呈亚二倍体或非整倍体,失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培养细胞的生长方式
贴附生长(动物细胞):必须贴附于支持物表面才能生长。见于各种实体瘤细胞
悬浮生长:于悬浮状态下即可生长,不需要贴附于支持物表面。见于各种造血系统肿瘤细胞
贴附生长细胞的生长过程
游离期:细胞接种后在培养液中呈悬浮状态,也称悬浮期。此时细胞质回缩,胞体呈圆球形。占时10分钟一4小时
贴壁期:细胞附着于底物上,游离期 结束。细胞株平均在10分钟一4小时贴壁。
底物:胶原、玻璃、塑料、其它细胞等血清中有促使细胞贴壁的冷析球蛋白和纤粘素、胶原等糖蛋白(生长基质),这些带正电荷的糖蛋白的促贴壁因子先吸附于底物上,悬浮细胞再与吸附有促贴壁因子的表面附着。进口塑料培养瓶涂有生长基质(化学合成的功能基团)
潜伏期 此时细胞有生长活动,而无细胞分裂。细胞株潜伏期一般为6~24小时。
对数生长期:细胞数随时间变化成倍增长,活力最佳,最适合进行实验研究。
停止期(平台期):细胞长满瓶壁后,细胞虽有活力但不再分裂
机制:接触抑制、密度依赖性
培养细胞生长的条件
温度: 37 ℃ O2 CO2: 5% pH: 7.2-7.4 渗透压 无污染 无毒
培养基:培养基(培养液)是维持体外细胞生存和生长的溶液,分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有血清、血浆、和组织提取液(如鸡胚和牛胚浸液)。优点:营养成分丰富,培养效果好 缺点:来源受限。成分复杂,影响对某些实验产物的提取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易发生支原体污染 合成培养基:是根据细胞生存所需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用人工方法模拟合成的。优点:标准化生产,组分和含量相对固定。成本低 缺点: 缺少某些成分,不能完全满足体外细胞生长需要。人工合成培养基只能维持细胞生存,要想使细胞生长和繁殖,还需补充一定量的天然培养基(如血清)
血清:①多种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铁蛋白等)②多种金属离子③激素④促贴附物质,如纤粘蛋白、冷析球蛋白、胶原等⑤各种生长因子⑥转移蛋白⑦不明成分
有血清培养
血清质量好坏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常用血清有胎牛血清、新生牛血清、小牛血清、兔血清、马血清等,其中以胎牛血清质量最好。
优质血清的标准:透明,淡黄色,无沉淀物,无细菌、支原体、病毒污染。球蛋白含量越低,质量越好;血清的灭活(消除补体活性):56 ℃ ,30 分钟
血清的消毒:过滤除菌
抗菌素的使用:在培养液配制后,培养液内常加适量抗菌素,以抑制可能存在的细菌的生长。通常是青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