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一中学高2014级(高二)语文月考3(详细答案)分析.docx

长沙市第一中学高2014级(高二)语文月考3(详细答案)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9页, 共 NUMPAGES9 页高2014级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测试教师用卷—————— 长沙市第一中学高2014级高二第一学期 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中国野外考古有了很多可观的收获,学术界的研究考证也大有进展。《鹳鱼石斧图》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国新石器时代幅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陶质图画。此图绘于1978年出土的彩陶缸腹部,经测定,距今约有5000年。当年《鹳鱼石斧图》发现时,曾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但各家观点均难以令人信服,并且至今未取得明显进展。由于此图对我国美术史、宗教思想史和文明起源的研究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有撰文再次探讨的必要。 《鹳鱼石斧图》的象征意义究竟是什么呢?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了两个仰韶文化早期细颈瓶,腹部都绘有水鸟衔鱼图。1979年山东济阳出土了一件西周的青玉,上面也刻有鸬鹚衔鱼图。更多类似的鸟衔鱼、鸟啄鱼或鱼鸟相戏的图像,属于东周秦汉时期。自新石器时代以至汉魏,鸟或鱼单独存在的画像和玉雕石雕更是不胜枚举,其中的鸟也是多种多样,有鹤、鹰、雁、鹭、凤凰、鸬鹚、燕等。虽然远古图像的象征意义朦胧而晦涩,但是我们对汉代图像应该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山西夏县曾发现一座汉墓,其券顶绘有骑飞鹤、乘大鱼的两个仙人,仙人肩生双翼,悠然站在鱼背上,仙人足下的鱼则眼神温柔安静,优雅地在空中飞行着。这是汉代升仙思想的表现。新石器时代的鸟鱼图像表现的绝不是升仙思想,但是从那时起一直到汉魏,鸟鱼图像在艺术风格、图像构造和墓葬装饰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之间应该具有渊源关系。 关于鸟鱼图像,古典文献多有记载。《山海经》:“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庄子》:“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太平御览》:“龙鱼一角……飞骛九域,乘云上升。”……在这些生命转化的记载中,隐含着灵魂不灭、生命相续、灵魂飞升的意义。灵魂观念的产生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鹳鱼石斧图》绘于陶缸上,而陶缸是用来装殓尸骨的,这正说明远古先民对于死亡和宇宙的理解。 至于《鹳鱼石斧图》中的石斧,其装潢考究,说明其主人必定拥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斧钺一直是中国帝王在朝觐、祭祀、封禅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器物,把它画入丧葬图像中,其用意无非是通过神赐之斧,祷告上天,以求保佑。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野外考古所发现的大量鸟衔鱼、鸟啄鱼或鱼鸟相戏的图像,都是从东周到秦汉时期的物品。 B.在新石器至汉魏时期的画像和雕刻中,鸟单独存在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其中鸟的种类也很丰富。 C.用神仙骑飞鹤、乘大鱼的图像,来反映人死以后升天成仙的思想,这种现象在汉墓中已然出现。 D.“蛇化为鱼”、“鱼化为鸟”、“飞骛九域,乘云上升”等文献记载中,隐含着原始宗教中的重要内容——灵魂观念的产生。 【答案】A【解析】以偏概全。本文探讨的《鹳鱼石斧图》,就不是东周到秦汉时期的物品。 2.下列表述,不属于作者写作本文原因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中国的野外考古有了很多令人欣喜的收获,有关的学术研究也大有进展。 B.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新石器时代幅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陶质图画是《鹳鱼石斧图》。 C.《鹳鱼石斧图》发现时虽然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但是各家观点不同,并且至今未有明显进展。 D.在我国美术史、宗教思想史以及文明起源的研究等方面,《鹤鱼石斧图》具有重要的价值。 【答案】A【解析】本文探讨的是《鹳鱼石斧图》,至于中国的野外考古发现与有关的学术研究,仅仅起着导入话题的作用,不属于写作本文的原因。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鹳鱼石斧图》所装饰的陶缸是用来装殓尸骨的,且距今已经有5000年左右,这说明我们远古时代的先民就已经在借助图画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死亡和宇宙的理解。 B.在中国古代,帝王在朝觐、祭祀、封禅时一直使用斧钺,因而使得此器物具有了天赐神授的含意。 C.新石器时代的鸟鱼图像和汉魏时代的鸟鱼图像,两者所表现的思想虽不尽相同,但前者应该是后者的源头。 D.山西汉墓券顶上所绘的仙人表现出悠然的神态,优雅地在空中飞行着,其脚下的鱼也十分温柔安静,作者认为这其中表达着升仙的思想。 【答案】B【解析】因果倒置。因为古人认为斧钺是神赐之器,所以它成为了中国帝王在朝觐、祭祀、封禅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器物。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翻译9分,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9题。 (一)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