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亲亲相隐的历史与时代价值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亲属容隐的历史发展 1、春秋时期 “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已。” 2、汉初到南北朝 “双向性”——范围扩大到直系亲属之间 3、隋唐到清末变法之前(封建鼎盛时期) 1)系统化、制度化 2)容隐的例外——叛国罪不得容隐 3)范围进一步扩大 伦理正当性优先,强调子女对父母容隐。 亲情得到了加强,他人或国家利益有损。 秦律中“非公室告”是对此思想最好的印证。 4、清末到民国末期 1)废除大多数传统制度 2)容隐制度得以存留 二、西方的容隐制度概述 1、古希腊罗马时期 “为子者讼父是慢神的事” 2、近代 1)无强迫容隐的义务性规定 2)近亲属有拒绝作证的权利 3)容隐的对象具有平等性 三、中西方的异同 1、相同点 1)存在容隐思想,目的维护父权、家长权 2)国事罪不得容隐 3)容隐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 2、不同点 1)伦理——神(宗教) 2)不平等——平等 3)宗法——人权 四、容隐的本质 1、是一种授权。 授权的主体是国家或者政府。 1)袒护亲属 2)家庭(族)自治权 2、家庭的法人化 核心是一种团体责任。 五、评价和借鉴 1、评价 1)给人性、亲情提供了空间 (法律空间) 2)符合国家——市民社会的分野(社会治理领域) 封建亲属容隐制度是家族本位在法律上的体现,其目的在于巩固尊长独尊地位和维护封建家长制家庭,继而稳固封建王权。容隐制度中对人性伦理关怀的价值追求在今天看来还是有意义的。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地继承、借鉴和创新。 亲属容隐制度的合理性: 1、符合伦理观念 2、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3、符合法律不强人所难——期待可能性 2、启示 “规范下有情有义的生活” “正义” 我国古代亲属容隐制度的缺陷: 1、身份等级的严格划分致平等思想阙加 2、义务本位难以保障权利的实现 3、对卑幼权利的忽视乃至过分压抑 3、积极意义 第四专题 亲属容隐思想及现代意义 A.容隐制度可以保护亲权 B.容隐制度可以降低犯罪率 C.容隐制度是建立社会大关系的信任基石 D.容隐制度有利于犯罪的人回归家庭和社会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