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桩基检验项目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检测技术方案
XXXXXXXXXXXX检测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1.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位XXX。该工程基础采用CFG桩,桩径400mm, 混凝土标号为C20。1#、2#、3#、5#、6#、7#楼桩间距为1450mm×1350mm,8#楼桩间距为1400mm×1300mm,9#楼桩间距为1500mm×1300mm,呈矩形布桩。桩数及桩参数见表1。
大唐名村名人居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参数 表1
楼号 桩型 检测数量(根) 总桩数
(根) 承载力特征值 单桩 复合 单桩(kN) 复合(kPa) 1号楼 CFG桩 3 3 576 470 340 2号楼 CFG桩 3 3 280 470 340 3号楼 CFG桩 3 3 322 490 350 5号楼 CFG桩 3 3 287 470 340 6号楼 CFG桩 3 3 287 470 340 7号楼 CFG桩 3 3 322 490 350 8号楼 CFG桩 3 3 260 470 340 9号楼 CFG桩 3 3 501 470 340 2.检测依据
依据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3.检测项目及目的
3.1验收性检测阶段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单桩静载试验
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低应变法
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4.检测工作量
4.1验收性检测阶段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2)单桩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3)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试验
检测数量30%。
5.现场试验(检测)
5.1复合地基抗压静载试验
5.1.1仪器设备
(1)试验加载装置
反力系统:采用堆载反力装置组成,油压千斤顶加载,具体布置详见下图1。
图1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布置示意图
1台2000kN千斤顶,最大行程20cm;
荷载用液压传感器测定,试桩沉降采用位移传感器测定。使用仪表包括:
1套RS-JYB型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
1只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4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
该系统控制超高压油泵进行自动加载、自动补载,自动判稳;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程0~50mm,以量测桩身在荷载作用下的垂直沉降,沉降量由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读并被系统自动记录。
5.1.2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
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最大加载量略大于复合地基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两倍,分级荷载为最大加载量的1/8。具体分级详见下表。
荷载分级一览表
楼号 加载级数 1 2 3 4 5 6 7 8 1# 荷载(kPa) 85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2# 荷载(kPa) 85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3# 荷载(kPa) 87 175 262 350 437 525 612 700 5# 荷载(kPa) 85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6# 荷载(kPa) 85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7# 荷载(kPa) 87 175 262 350 437 525 612 700 8# 荷载(kPa) 85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9# 荷载(kPa) 85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5.1.3 试验要点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最大荷载值为预估特征值的2倍,荷载分级为最大荷载的1/8。
b.测读方法
每级加荷后,0、30……30min各测读一次,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后,即施加下一级荷载。
c.稳定标准
沉降增量Δs<0.1mm/hour。
d.终止加荷条件
当出现规范规定的情况之一时,终止加荷:
e.卸荷
卸载级数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回弹量。
5.1.4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Ⅰ.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且桩顶沉降量超过40mm;
Ⅱ.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系统动力学》全套教学课件(共15章完整版).pptx
- 数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必修一导学案与练习全册.pdf VIP
- [兴安盟]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盟直事业单位引进人才35人 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doc
- 律师业务档案卷宗封面格式——司律通字(1991)153号.docx
- 2024年新改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精编版) .pdf
- YDT 2319-2020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pdf
- 2025年《可爱的中国》新疆地方教材(小学版)教案范文.docx VIP
- 《星巴克的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的调查报告》3100字.pdf VIP
-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x VIP
- 施工图说明模板及样图-建筑.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