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化 毕业论文.docVIP

论《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化 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 三国演义》 对诸葛亮的神化 中文摘要 看作者如何把诸葛亮塑造成“忠贞”的典型,智慧的化身。在他身上集中了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军师”、“谋士”的智慧.将其美化成理想中的”完人”。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世有何启迪。 关键词:诸葛亮神化形象 1 . 《三国演义》 神化诸葛亮的现象 诸葛亮 生于公元一八O ,病逝于公元二三四年八月。字孔明,号卧龙先生,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二十六岁之前,诸葛亮隐居乡间耕种,生平好吟诵乐府歌《梁父吟》。《三国志》中描写他身高八尺,常自比管仲、乐毅,与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为友。其人胸怀大志,虽隐居乡间,然对于国家大事却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后刘备与其隆中对时亦言:“先生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1 」 公元206 年,诸葛亮承刘备“三顾”之请,出山相助其完成大业,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自此刘备与诸葛亮关系之亲密,用刘备的话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亦开始了他万古留名的军事生涯。公元208 年由于曹操南征,刘备兵败逃至夏口,诸葛亮请命前往东吴求救,并说服了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当时诸葛亮年仅27岁。《三国演义》 中描写诸葛亮在东吴经历了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等精彩片段,使得赤壁的漫天飞焰更具传奇色彩,浩浩长江也由此成名于历史舞台。赤壁之役曹操败北后,诸葛亮协助刘备占据了长江以南的荆州诸郡,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小说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情节描写也为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做下了形象生动的描绘。公元211 年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等将率兵逆江而上,分头平定诸郡,和刘备一起包围了成都,成都得以平定。同年,刘备在西川称帝,封诸葛亮为汉承相。公元二二三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出兵伐吴,结果大败,蜀军元气大伤,刘备亦病逝于白帝城,同时,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政事不分大小,均由诸葛亮决定。期间,诸葛亮致力于平定益州南部诸郡叛乱,与东吴修好,令西蜀局势在易主期间得到稳定的发展。公元225 年,诸葛亮“五月渡泸”,率兵南征,同年秋“深入不毛”,平定了南部诸郡叛乱。小说中正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剧情所在。公元二二七年,诸葛亮上疏刘禅,要求北伐,那道奏疏便是有名的《 出师表》 。诸葛亮率各路大军北上,驻扎汉中。然街亭一战,马谡违背诸葛亮安排,被魏军大败,这就是小说中的“失街亭”。无奈中的诸葛亮用了古琴一曲,空城一座骗走了司马懿,接着大军急速退回了汉中,这便是万古留名的“空城计”。自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其后,诸葛亮又数次出兵北伐,然均未获得成功。公元二三四年八月,心力交瘁的诸葛亮怀着满腔的遗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享年五十四岁。至此,他依然不忘刘备之嘱托。 诸葛亮的一生多付辛劳,然他满腔的智慧与忠心造就了他万古留芳的贤相之名。两千年来,诸葛亮早已成为智慧的化身深入人心,他的存在是中国历史与华夏民族共同的骄傲! 2 .《三国演义》 神化诸葛亮的特点 《三国演义》 中,诸葛亮是罗贯中倾注满腔心血精心塑造的千古名相,在他眼里,诸葛亮集忠诚、智慧、坚韧、公正于一身,是历代众多儒家士大夫的写照和缩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身精力和心血匡扶汉室维护正统,功败垂成而遗恨千年。诸葛亮身上其实寄附了作者太多的感情和理想。“舌战群儒”见其辩,“草船借箭”证其能,“七擒孟获”扬其智,“空城退敌”显其谋,平南越,立法度,理戎旅,兴科教,诸葛亮的治世之才世所罕见,《 三国志》 评曰: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生于当时的蜀人是幸运的,因有亮为相“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然生于彼时的蜀人又是不幸的,“宇内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从《 三国志》 的记述可以看出,以诸葛亮的志向,进欲饮马黄河,一统四海;退欲攻城掠地,威震华夏。为了其平生之志,诸葛亮不惜举弱兵而伐强魏,五进中原而不得,最后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以“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成就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万世英名。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前期的联吴抗曹均是为他后期殚精竭虑辅佐后主,矢志不渝举兵北伐作铺垫,真正让诸葛亮闻名遐尔、为人称道的是刘备死后他不以相父自居,尽心尽力忠于王事,一心一意辅佐后主,对内立法度、兴科技、奖励农耕、平定叛乱,对外联孙吴、扶汉室、拒北魏,以弱小之兵讨伐中原。极尽一个人臣之职,可算劳苦功高。 诸葛亮在中国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在许多人心目中是忠诚和智慧的象征,自陈寿著《 三国志》 以来,历代多誉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 更将其神化为“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诸子百家,

文档评论(0)

绿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