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和县一中 王武志 /amxpj/ 本单元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1949~1956年) 第二阶段(1956~1966年)第三阶段(1966~1976年) 第四阶段(1976~1978年) 第五阶段(1978年至今) /pj/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xpjgw/ 本课主要内容 一五计划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中共八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革劫难 /xpjyl/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包括: 1949年-1956年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 1956年-1966年 十年探索时期 1966年-1976年 十年“文革”时期 /pjylc/ 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1949-1952 三年恢复时期 1953-1957 “一五”计划 1953-1956 三大改造时期 /pjgw/ 一、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 1背景: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 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2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掠夺 ②国民政府搜刮 ③多年战争 3结果: 1952年基本恢复 4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pjyl/ 2)、一五计划(1953——1957) 1)背景:落后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时间:1953年起 3)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5)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ampjdc/ 3)、三大改造(1953——1956) (1)农业(具有决定意义) 方 式: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 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2)手工业 方式: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 (3)资本主义工商业(最具特色) 政策:国家赎买 方式: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ampj/ 1956年-1966年 十年探索时期 中 共 八 大 总路线提出 人民公社化运动 八字方针 大跃进运动 成功的探索 失败探索 /amxpjgw/ 探究一:中共八大成功在哪里?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成功探索1 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 我国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大力发展 社会主义 生产力 /amxpjyl/ 成功探索2 八字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八字方针? 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核心:调整(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原因: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bjlyx/ 失败探索 总路线提出 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 多、快、好、省 片面追求工业速度、盲目求 快,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 /xsbjl/ “大跃进” 时间:1958年 内容:工业上大炼钢铁 农业上发展粮食生产 特点:盲目追求高速度、高产量 原因: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 观能动性 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 /bjlwf/ /bjlpzcy/ “人民公社” 时间:1958年 内容: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大办公共食堂 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工业化程度高 错误: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的发展 /bjljq/ /ambjl/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失误的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 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国民经济调整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q/ 失误: 正确: 中共八大 1956 “大跃进”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 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三年经济困难 59-61 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zrbjl/ 66-----------71----------73----------75-------76 爆发 周恩来恢复调整 邓小平全面整顿 结束 复苏 回升 1966年-1976年 十年“文革”时期 /zryl/ 国民经济的劫难 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30中国二手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锁骨骨折课件PPT课件.pptx VIP
- 在2025年县医院医德医风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doc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试题评析及教学策略分析.docx
- CECS 161-2004 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docx VIP
- 欧陆6100A 6180A型无纸图像记录仪规格说明书(中文).pdf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热爱就像破冰船》含答案.docx VIP
- 豆制品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计划跟项资料目管理系统二期(子任务跟现场物资管理)_用户操.docx
-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主题教育.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