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商业银行法重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民法上并未规定夫妻之间可以相互代理,本案中张某取款时虽无代理权,但她向信用社工作人员出具了结婚证书,自己的身份证和丈夫的名义的存单,就足以使信用社相信其具有代理权,信用社在对她所提供的有关证件审核后,将存款本息支付给张某,可以认为信用社是善意和没有过失的。李某未妥善保管好存单,属怠于履行注意义务的行为,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应由其自己承担。 ?(二)商业银行的终止 T 指商业银行法人资格的丧失,即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丧失 ,经营活动也就停止 ?1.商业银行的终止事由 商业银行因解散、被撤销和被宣告破产而终止。 2.商业银行终止的程序及债权债务清算 (1)商业银行因分立、合并或者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需要解散的,应当向中国银监会提出申请,并附解散的理由和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等债务清偿计划,经批准后方可解散。 ?(2)商业银行因吊销经营许可证被撤销的,银监会应当依法及时组织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按照清偿计划及时偿还存款本金和利息等债务。 ????(3)商业银行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经银监会同意,由人民法院宣告其破产的,由人民法院组织银监会等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商业银行破产清算时,在支付清算费用、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后,应当优先支付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 第四节 违反商业银行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违反《商业银行法》的违法行为 (一)商业银行的违法行为 1.商业银行违法对存款人造成财产损害的; 2.商业银行违反金融机构组织法律规范和未经批准超业务范围经营的; 3.商业银行违反金融机构监管规定不履行监管义务的; 4.商业银行违反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管理的; 5.商业银行不按规定向银行监管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报送有关文件、资料的。 (二)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违法行为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违法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 2.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挪用、侵占银行或者客户资金的; 3.违反《商业银行法》的规定,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 4.违反规定徇私向家属、朋友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造成损失的; 5.泄漏在任职期间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 6.对单位或者个人强令其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未予拒绝的。 (三)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行为 1.未经批准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未经批准购买商业银行股份总额5%以上,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 2.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3.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经营许可证的; 4.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 5.单位或个人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的。 案例评析 粗心大意的银行工作人员在收取了存款人户1万元存款后,竟又将钱连同存折一起返还给了存款人。因对方拒绝归还,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存折的所有人陈女士返还这1万元的不当得利。2月27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陈女士被判向银行返还1万元并承担410元诉讼费。 案例(一) 储户被返存款得存折构成不当得利 案情简介 用陈女士的存折前去某银行存款的林某那天有点“喜出望外”,自己存了1万元后,没想到粗心的银行工作人员在返还存折时又一并将钱“退”了回来。 事实上,当天在对帐时银行已经发现了这一疏忽,在监控录像中查找到这笔操作失误的存款后,立即找到了存折的所有人陈女士说明情况,希望她能返还这1万元。观看了录像之后,陈女士当场没有提出异议,表示愿意尽快处理,然而却迟迟没有归还的实际行动。银行无奈之下只得向法院提起诉讼。 庭审中,陈女士称,存折虽是自己的名字,但是借给他人使用,自己并不认识林某。银行将1万元支付给了林某,应当向林某主张权利。不同意向银行归还钱款。 法院审理认为,因林某持被告陈女士储蓄存折至原告银行处存款,其行为构成表见代理,行为后果由被告陈女士承担。原告银行与被告陈女士之间已经形成储蓄合同关系,原告银行在返还存折时,一并将1万元存款交付给林某,导致被告存折已记载入1万元而原告最终并未收款,被告对这1万元构成不当得利。原告银行要求被告返还的要求合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最终,法院判决被告陈女士向原告银行返还人民币1万元,并承担410元诉讼费。 姜先生提款时因疏忽而上了ATM机假“告知”的当,14万巨额存款不翼而飞。他认为银行防范不力所致,故将银行告上法庭要求赔偿。今天,江苏省苏州沧浪区人民法院对这一案件进行了一审宣判,判决银行赔偿储户姜先生三成损失。 案例(二) 储户被ATM机旁假告知骗走14万 银行担责30% 案情简介 2006年4月8日晚8时许,姜先生在苏州市中街路路边的工商银行ATM机上取钱,一番操作后,机器屏幕显示取款交易成功,可现金却没从机器中出来,且机器本身也发出异响。姜先生见状,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