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外延伸法 (中)李悝变法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王莽改制、两税法、张居正一条鞭法、张之洞湖北新政、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新生活运动、西藏的农奴制改革 (外)大化改新、彼得大帝改革、斯托雷平改革、 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德国战后民主化改革、 现代企业改革 2010 曹操 (1)据材料一、二,概括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原因。(9分) (2)据材料三,概括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6分) 2011 钱玄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2012 道光帝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6分) 2013 韩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7分) 2014 包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 2015 丘处机 (1)据材料结合所学,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9分) 回顾高考选修4:人物 选修四题型特点 1、从命题特点看:命题依纲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 ;与时政联系密切,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切的现实关照; 2、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历史人物特别是古代和近代历史人物为主 ;人物往往是教材上不太重视但生活中耳闻能详的人); 3、从考查目标看:考查能力目标涉及较广泛,层次也较高一些。这一点可从设问的方式得出,如“概括”、 “指出”、“评价”、“简评”、“说明”等。 4、从答案组织看:对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的能力要求较高。 温馨提示:答人物题一定要眼中有人! 选修四应对策略 1、真题训练法: 回眸历年真题,归纳总结规律 2、思维建模法: 构建人物评价的要求、原则、角度、方法、影响因素等模型 3、课外延伸法: 命题时重点关注中国古代和近代史上中学教材上不太重视但生活中耳闻能详的人 * * 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欲迟则欲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材料表明梁启超 A.赞同三民主义 B.认清政府本质 C.倾向民主革命 D.主张维新变法 1、学科思维品质化——形成发展的历史思维 (1)历史人物思想的发展性特征 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A.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 B.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C.用西方生产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 D.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 1、学科思维品质化——形成发展的历史思维 (1)历史人物思想的发展性特征 1、学科思维品质化——形成发展的历史思维 (2)历史制度发展性特征——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示意图 1、学科思维品质化——形成发展的历史思维 (2)历史制度发展性特征——三省六部制 (2013.江苏)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冶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1、学科思维品质化——形成发展的历史思维 (2)历史制度发展性特征——三省六部制 “(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再房分理有关政务。根据上述材料,唐代前期的“政事堂” A.始终都是二省议事机关 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1、学科思维品质化——形成发展的历史思维 (2)历史制度发展性特征——三省六部制 “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史按照朝代划分为几个阶段来加以描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