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热设计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防热 heat insulation in building 第一节热气候特征与防热途径 热气候特征与我国炎热地区范围 干热和湿热(见下表) 第一节热气候特征与防热途径 热气候特征与建筑设计原则(表5-2) 第一节热气候特征与防热途径 室内过热的原因和防热的途径 室内过热的原因 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共作用 直直射进室的太阳辐射 自然通风过程中带进或带出的热量 室内生产或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途热, 包括人体散热 第一节热气候特征与防热途径 防热的途径 减弱室外的热作用 外围护结构的隔热 自然通风 遮阳 第一节热气候特征与防热途径 利用自然能 绿化 喷淋 第二节 建筑防热设计控制指标 室外综合温度 太阳辐射热的作用 室外空气的传热 结构外表面的有效长波 辐射的自然散热作用 第二节 建筑防热设计控制指标 第二节 建筑防热设计控制指标 第二节 建筑防热设计控制指标 第二节 建筑防热设计控制指标 隔热设计标准 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要求,自然通风房屋的外围护结构应当满足如下的隔热控制指标:θi,max ≤ t e,max 第三节 屋顶与外墙的隔热设计 外围护结构隔热设计的原则 隔热的重点在屋顶,其次是西墙与东墙 降低室外综合温度(浅色、遮阳) 在外围护结构内部设置通风间层 合理选择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能力,主要根据地区气候特点,房屋的使用性质和结构在房屋中的部位来考虑 第三节 屋顶与外墙的隔热设计 利用水的蒸发和植被降温 屋顶和东、西墙应当进行隔热计算 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空调建筑Ko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规定的要求 第三节 屋顶与外墙的隔热设计 屋顶和外墙的隔热设计 屋顶隔热 自然通风 实体材料层和带有封闭空气层的隔热屋顶 通风屋顶 阁楼屋顶 遮阳 绿化.土.石 喷淋 .蓄水 第三节 屋顶与外墙的隔热设计 第三节 屋顶与外墙的隔热设计 第三节 屋顶与外墙的隔热设计 第三节 屋顶与外墙的隔热设计 第三节 屋顶与外墙的隔热设计 第三节 屋顶与外墙的隔热设计 第三节 屋顶与外墙的隔热设计 第四节 窗口遮阳 遮阳的目的与要求 目的:避直射光室内过热、眩光、紫外线 要求: 夏天防止日照,冬天不影响必需的房间日照 晴天遮挡直射阳光,阴天保证房间日照 减少遮阳构造的挡风作用,最好还能起导风入室的作用 能兼作防雨构件,并避免雨天影响通风 不阻挡从窗口向外眺望的视野 构造简单,经济耐久 必须注意与建筑造型处理的协调统一 第四节 窗口遮阳 遮阳的形式及其效果 遮阳的形式 水平式遮阳(南向、 北回归线以南—北向窗) 垂直式遮阳(东北、 北、西北) 总综合式遮阳(东南、西南) 挡板式遮阳(东、西) 第四节 窗口遮阳 遮阳的效果 窗口设置遮阳之后,对遮挡太阳辐射热量和在闭窗情况下降低室内气温,效果都较为显著。但是对房间的采光和通风,却有不利的影响。 遮阳对太阳辐射热量的阻挡 遮阳对室内气温的影响 遮阳对房间采光的影响 遮阳对房间通风的影响 第四节 窗口遮阳 遮阳形式的选择与构造设计 遮阳形式的选择 遮阳的构造设计 遮阳的板面组合与构造 遮阳板的安装位置 材料与颜色 活动遮阳 第五节 房间的自然通风 有空气的压力差形成通风 造成空气压力差的原因有二:热压;风压. 第五节 房间的自然通风 风压作用是风作用 在建筑物上产生的 风压差。 第五节 房间的自然通风 房间要取得良好自然通风,最好是穿堂入室直吹室内。假设有一夹角α(图5-32)。 第五节 房间的自然通风 建筑朝向、间距与建筑群的布局 (一)建筑朝向选择 夏季主导风 原则:首先要争取房间自然 通风,同时亦综合考虑防止太 阳辐射以及防止夏季暴雨的袭 击等。 第五节 房间的自然通风 房屋的间距与建筑群布局 三、房间开口和通风措施 房间开口的位置和面积 第五节 房间的自然通风 第五节 房间的自然通风 门窗装置和通风构造 第五节 房间的自然通风 利用绿化改变气流状况 第五节 房间的自然通风 建筑平面布置与剖面处理基本原则 建筑布局采用交错排列或前低后高,或前后逐层加高的布置 正确选择平面的组合形式;在屋顶,有利导风、透风 利用天井、楼梯间引导气流,组织自然通风 开口位置的布置应使室内流场分布均匀 改进门窗及其他构造,使其有利于导风、排风和调节风量、风速等 第五节 房间的自然通风 小结: 1.自然通风的组织(风压、热压)、原理。 2.建筑朝向、间距与建筑群的布局。 3.房间的开口和通风措施。 4.建筑平面布置与剖面处理基本原则。 扩展知识点:1.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剖面、平面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