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列维坦生平简介 列维坦的创作阶段 19世纪90年代,列维坦创作的盛期,他用风景画表达当时社会存在的比较压抑的情绪。作品《符拉季米尔路》、《晚钟》等 90年代中期,作品为一系列基调愉快和欢乐地画作《伏尔加河上的清风》、《三月》等 90年代中期之后,作品形象简单,质朴。如《夏天的傍晚》、《湖》等 《索科尔尼基之秋》1879年 《白桦林》1885—1889年 《雨后》1889年 《深渊》1892年 《符拉季米尔路》1892年 《晚钟》1892年 《墓地上空》1894年 90年代中期,俄罗斯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社会进步的势力活跃,使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生活的朝气和信心。 1895年,列维坦展出了三张风景画:《伏尔加河上的清风》、《三月》《金色的秋天》 《伏尔加河上的清风》1895年 《三月》 《金色的秋天》 三张画作分别描绘了伏尔加河上绚丽的夏天,俄罗斯三月艳阳天里暖和的阳光和金色秋天里诱人的白桦和宝石般透明的溪水。 他出色的技法和画中的乡土之情,使当时的画家同行们无不为之折服。 《湖》1899—1900 《湖》 《夏天的傍晚》1990年 1990年完成的这幅《夏天的傍晚》,是他创作转折点上的作品,形象更加简练,色彩更为单纯,画家在探索一种综合的自然形象,细节被省略了许多。作家契诃夫曾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独树一帜的天才,他的作品多么清醒有力,本该引起一场变革的,可惜他死得太早了。 不久,列维坦由于健康原因,去意大利、瑞士和法国疗养,接触了西欧正在兴起的印象主义外光运动,对他晚年的风景画也有一定影响。 列维坦于1900年6月因感冒而致心力衰竭,至7月22日离开人世。他没有结过婚,因而身边十分凄凉,享年仅39岁。 * 列维坦——19世纪后期风景画中的最后一位大师 列维坦是俄国杰出的写生画家,现实主义风景画大师,巡回展览画派的成员之一。 伊萨克?列维坦(1860.8.18—1900.7.22)生于立陶宛基巴尔塔的一个铁路职工家庭,卒于莫斯科,年仅39岁。 早年曾在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学习,因生活贫困而受到退学的威胁 青年时代,由于他的犹太血统,又受到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压迫,他的生活充满了忧郁,但他热爱大自然,其作品基调是明丽欢快的。 列维坦学生时代的作品受老师萨夫拉索夫较大的影响。1884年,开始专事风景画创作。1889年在画坛崭露头角。 《索科尔尼基之秋》是列维坦的处女作。画面上灰暗的金色秋日,一位身穿黑衣的年轻女郎踩着落叶,走在索科尔尼基的小路上。她独自一人置身于秋林之中,这种孤独使她的周围充满了沉思与惆怅。 《索科尔尼基之秋》是列维坦的唯一一幅有人物的风景画。 在这幅《白桦林》中,列维坦尝试描绘阳光照在桦树林中的光感和空气感,具有鲜明的印象派画风。 列维坦的作品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且情调细腻情景交融诗意盎然,充满着民族主义的思想感情。《白桦林》便是这样的风景画,画家抒情的手法,诗意地展示了白桦林那无可替代的魅力,让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领略自然的生态之美。 这幅风景画取材于民间传说。画家从自己住处的露台向远处眺望,墨色中看到了墨黑的水潭。腐朽的木桥,深绿的灌木丛,成为《深渊旁》最初的草图。画家决意画下这景色以寄托自己的哀思,使这幅画渗透着情侣的忧怨,饱含着姑娘的痴迷的深情,也蕴藏着大自然幽谧的情愫。 这幅《符拉季米尔路》——流放者之路。被称为“俄国的历史风景画”画上,压得很低的视平线使画面显得辽阔深远,远方被阴云所笼罩,遗弃的路标,荒凉的原野、墓碑,增加了悲凉气氛,画家在这极单纯的艺术形象中,对苦难的俄罗斯革命者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晚钟》是画家31岁 时的作品。表达了他向往和平安静,欲从激荡不安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的心境。 《晚钟》是一幅暖色调的画,大片金色的夕阳撒在画布上,带着神圣感,庄严、圣洁。教堂后方一丛丛白桦林掩盖了城市的喧嚣,使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呈现眼前。 画家在贫穷、孤独以及受的民族歧视,使得内心积聚着忧郁和愤懑,因此作品中体现着一种忧郁情绪,暮色及阴暗、荒凉的景色常是他选择的题材。《墓地上空》,展示了布满阴云的天空,平坦无波的大河,河边暗绿色的草地,零星可见的几个墓碑,一间小木屋,一切都笼罩在灰暗的色调之中。画中阴霭天的诗情画意表现得尤为有力。 这幅作品画于列维坦逝世前不久。他用朴实简练的手法,运用明快的色彩节奏,对自然界的景象作了高度的概括。这幅作品,是画家一生勤奋创作的升华,是他在艺术上不断探索的总结。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