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8认识地图三要素_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_学会从地图中读取简单的地理信息要点.ppt

考点8认识地图三要素_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_学会从地图中读取简单的地理信息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陡崖 G 100 400 300 200 阅读下图填空: (1)写出以下山体部分的名称: A———;B———; C———; D———; E———。 (2)B点的海拔是————— 之间。 (3)图中的山坡M和N哪一个 , 较陡?—— 原因是——————————— 山顶 山顶 山谷 山脊 陡崖 400-500米 N N处等高线较密 鞍部 A B C D E M N 2. 下图显示该区域的地势是(  ) A. 东北高,西南低 B. 东南高,西北低 C. 西南高,东北低 D. 中部高,四周低 C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考点8: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学会从地图中读取简单的地理信息(C) 时间 6时 10时 18时 23时 经纬度 20°N,118°E 20.5°N,115°E 21.5°N,114°E 22°N,113°E 2. 某台风中心位置变化情况如下表。可以判断这次台风中心移动的方向是(  ) A. 西北向东南 B. 西南向东北 C. 东南向西北 D. 东北向西南 C (1)图中A、B、C、D四处,哪处的地形最为险峻陡峭?(1分) (2)溪流A的大致流向是什么?请说出判断的依据。(2分) (3)依据图中信息判断,判断该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并说明理由。(3分) 地图的语言 图例 注记 方向 比例尺 地图的语言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 公式 = —————— 表示方法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大小 方向 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图例和注记 图例 注记 比例尺 公式 = —————— 表示方法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大小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0 15 30米 小明准备给自己的学校画一张平面图,测得学校教学楼与学生宿舍直线距离约300米,如果画到平面图上是30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0 B.1:300 C.1:1000   D. C 请写出下面比例尺的其它表现形式: 1、1:500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0 5千米 0 500千米 3、 0 50千米 2、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11:5000000 比例尺比大小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围大小 表示内容详略 图一 图二 小 大 大 小 略 详 图一 图二 前提:同样图幅 在1:40000的地图上量得罗宾同学到学校的距离是5厘米,那么他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 。 方向 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东 南 西 北 东北 东南 西南 西北 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E S W N 图例和 注记 图例 注记 图例 注记 了解各大洲的位置 设计青藏铁路路线 确定假期去北京旅游 的路线 打战前制定军事方案 等高线地形图 世界政区图 军事地图 中国交通旅游图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地图 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原理 等高线 。 坡度陡 坡陡的地方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 坡度缓 密集 稀疏 山 基本地形的判读 1、山地:等高线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增大,中心的三角形代表山顶 2、盆地:等高线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减小 3、山脊:等高线由海拔较高向海拔较低处凸 4、山谷:等高线由海拔较低向海拔较高处凸 5、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100 200 300 100 200 300 山地 盆地 100 200 300 山谷 300 200 100 山脊 50米 150米 250米 A B 等高距:50米 F E C G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高 低 高 低 陡坡 缓坡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陡崖 悬崖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顶 100 A ③ ② ① 200 300 300 B ③ ② ① 200 100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C Y X N M 100 300 300 200 200 100 400 400 图2 D陡坡、E缓坡 500 D 1000 河流 E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