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的水分关系植物生理生态学 内容提要 引言 水势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细胞的水分关系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动 植株和群落的水分平衡 学习要求 掌握:水势的概念;水势、含水量与水分有效性的关系 熟悉水分从土壤到大气的运移过程 理解植物对水分 胁迫的应对方式: 逃避和忍耐 深入理解适应和 驯化在植物水分 关系中的表现 一、引言 水是限制陆生植物分布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水分的生理作用 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是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 水是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物质运输的介质; 水能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 水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高的比热和气化热,有利于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水对可见光有良好的通透性 水对植物生存环境具有调节作用 吸收的水分99%以上被蒸腾消耗 植物的水分含量 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 水生植物——鲜重的90%以上 地衣、藓类——仅占6%左右 草本植物——70%~85% 木本植物——稍低于草本植物 一种植物,不同环境下有差异 荫蔽、潮湿 向阳、干燥环境 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组织不同 根尖、幼苗和绿叶——60%~90% 树干——40~50% 休眠芽——40% 风干种子为8%~14% 生命活动较旺盛的部分,水分含量较多 蒸腾:光合的伴随过程 不同叶片的叶肉细胞表面积与叶表面积之比 叶片内部水汽饱和:叶片内外水汽压差 降温、物质运输 二、水势 定义 水势:某一系统中单位数量的水在恒温下移到 参照状况的纯水池所能够做的功 化学势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系统水的水势与纯水的水势的相对差值。负值 参照:室温(298 K)、1 atm下纯自由水的水势(化学势)为零 压力势:压力作用下水势的变化,可正可负 基模势:物质表面作用下水势的变化,负值 三、土壤水分有效性 (availability) 土壤水的形态: 固态水和气态水 束缚水:不可自由移动,不能为植物利用 自由水: 重力水 毛管水 土壤水的有效性取决于土壤水势和含水量 不同类型土壤的孔径分布与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土壤紧实度 疏松土壤中植物根系广大,可利用的土壤体积和土壤水的体积都较大; 紧实的土壤中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只能在结构性裂隙和生物裂隙中生长; 中等密度的土壤中根系生长最好,与土壤接触充分 3.1 田间持水量 田间持水量(FC):土壤水分达到饱和后,重力水完全排出后的含水量, - 0.03 ~ - 0.01MPa 永久萎蔫点(PWP):当植物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 -1.0 ~ - 8.0MPa 土壤最大有效含水量:田间持水量与萎蔫系数之间的差值 质地,土壤有机质有较大影响 是水势而不是土壤含水量决定植物能否从介质中吸水 淡土:非饱和状态下主要受基模势决定 盐土:渗透势有重要作用 含水量降低 ?基模势降低 渗透势降低 ?总水势迅速下降 如100 mM NaCl水势 -0.48MPa, 含水量降低一半,盐浓度提高了1倍,水势为 -1.0MPa 3.2 水向根的运动 连续水流:静水压差(蒸腾流) 不连续:干旱、根萎缩、大孔隙——阻力急剧加大 根土界面:粘液胶结层的孔隙小,水流阻力大,可吸收6mm范 围内的有效水 如果到达根表 的养分没有完 全吸收,则会 降低渗透势, 影响水分吸收 3.3 土壤水分与根系分布 表层:有根无水 同位素可以判断水分来源 不同来源的水的18O或2H组成有差异 植物吸收过程对氢氧同位素没有分馏效应 3.4 根系对水分斑块的感知和反应 向水性(hydr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