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物理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 * 各种方法的适用问题??? * 怎么判断是曲线还是直线???? * * 该图有问题! * 有效数字 * 单摆:米尺误差,视差 扭摆法测转动惯量:推导! 直接测量量(原始数据)的读数应反映仪器的精确度 指针式仪表及其它器具,读数时估读到仪器最小分度的1/2~1/10,或使估读间隔不大于仪器基本误差限的1/5~1/3。 注意指针指在整刻度线上时读数的有效位数。 测量结果只写到开始有误差的那一位数,以后的数按“小于5舍去;大于5进位;等于5看左右”的法则取舍。 数字修约规则 例:将下列数保留三位小数 2.14351 2.144 进位 2.145 进位 2.144 进位 2.144 舍去 2.14327 2.14388 2.14450 2.14350 2.14451 中间运算结果的有效位数 乘除运算结果的有效位数多少以参与运算的有效位数最少的数为准,可比其多取一位。 如 4000×9=3.6×104 2.000÷0.99=2.00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中间结果可不作修约或,当多取几位(不能任意减少,最后结果再修约)。 加减运算的结果末位以参与运算的末位最高的数为准。 如 11.4+2.56=14.0 75-10.356=65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 一、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一、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一)测量 1、物理学的基础 2、测量类型:直接/间接测量 d=13.217±0.006(mm),k=2 3、测量结果: 数值 单位 可靠性 (二)测量误差 1、测量误差: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值。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2、测量误差的分类 误差公理:误差存在于一切测量过程的始终 概念: 测量列,真值和约定真值,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三)系统误差 概念: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随着测量条件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来源:仪器因素 、理论或条件因素 、人员因素 研究系统误差的重要性:影响随机误差的估计,有时比较大。 请学会分析实验中系统误差产生的可能原因! 在系统误差中发现问题 1894年瑞利发现大气中存在惰性气体---- Ar氩气: 系统误差 空气中发现了惰性气体 Ar氩气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氮气N2: 反复进行了更加精确的实验,测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随着大量测量应该趋于0。那么这个差值是由系统误差引起的。 大气分离法:从空气中去除了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剩余的就应该是氮气,测得其密度为1.2572g/L; 化学法:氨气制取氮气,测得其密度为1.2560g/L,比前者小0.095% 更值得分析! (四)随机误差 1、正态分布规律:适用大量的随机测量误差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分布曲线 正态分布的标准偏差:表征测量值的分散性 随机误差在 范围内的概率 2、测量列的标准偏差 定义该测量列的标准偏差为: 对某个物理量x作n个等精度测量,得到一个测量列,其算术平均值为最佳值(期望值) 统计意义: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测量列中任意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偏离落在区间内的概率为0.683。 3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考虑:算术平均值的离散程度 国家标准GB4883-85推荐,判断一个异常值以格罗布斯方法为准。此方法给出一个和数据个数n相联系的系数。 当已知数据个数n,算术平均值和测量列标准偏差S,则可以保留的测量值Xi的范围为: gn(?=0.05)系数表(见教材P10) (五)异常值(粗大误差)的剔除 例1:测得一组长度值(单位: cm ) 98.28 98.26 98.24 98.29 98.21 98.30 98.97 98.25 98.23 98.25 数据98.97在此范围外应舍去。 审查测量数据均在格罗布斯判据范围内。 除去后再次计算 课堂练习2 去除异常值(练习计算器的使用) 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然后进行异常值剔除。 (一)不确定度的定义 不确定度表示由于测量误差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确定的程度。不确定度是一定概率下的误差限值。 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不确定度反映了可能存在的误差分布范围。 分为两类: A类分量uA(多次测量时)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的分量; B类分量uB是用其他方法(非统计方法)计算的分量。 d=13.217±0.006(m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