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介绍: 用途:用于V0、V1和V2的测试 样条:(125±5)mm?(13.0±0.5)mm?厚度(至少为5根样条) 试验方法:将样条接触火苗10秒钟后移开样条,测定燃烧时间;重复第二次(对5个样条都实施) 样条存放条件:与HB试验相同 火焰要求:甲烷气体,蓝色单一火苗,高度(20±1)mm 阻燃性能测试——垂直燃烧试验 阻燃性能测试——垂直燃烧试验 耐火 等级 单个样条续燃时间t1或t2 第二次燃烧 有焰加无焰时间 5个样条两次 有焰燃烧总时间 滴落物是否 引燃脱脂棉 是否燃烧到夹具 V-0 ≤10s ≤30s ≤50s 否 否 V-1 ≤30s ≤60s ≤250s 否 否 V-2 ≤30s ≤60s ≤250s 是 否 判定标准: 基本介绍: 5V燃烧试验包括条型燃烧试验和板型燃烧试验 条型燃烧试验 样条尺寸和存放条件:与HB燃烧试验相同(至少为5根样条) 火焰要求:双重火焰(火焰总高度125 ± 10mm,蓝色内焰为40 ±2mm。 试验方法:将样条接触火焰5秒钟,然后熄灭火焰5秒钟,测定燃烧时间;重复5次 板型燃烧试验 样条尺寸:(150 ± 5)mm?(150 ± 5)mm ?厚度(共3块) 试验方法:与条型燃烧相同 阻燃性能测试——5V燃烧试验 阻燃性能测试——5V燃烧试验 耐火 等级 单个样品的余焰和余灼时间 滴落物有无 引燃脱脂棉 试片中央 是否有烧穿 5VA 60s 无 无 5VB 60s 无 有 备注 板型燃烧 判定标准: 阻燃性能测试——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 试样厚度对燃烧速度有明显影响。当试样厚度小于3mm时,其燃烧速度随厚度的增加而急剧减少;当试样厚度达到3mm以后,燃烧速度随厚度的变化就比较小了。 在同样条件下,试样越薄,其总的有焰燃烧时间越长;反之,试样越厚,其总的有焰燃烧时间越短。当试样厚度相差较大时,其试验结果甚至相差一两个级别。厚度小于3mm的试样,燃烧时易出现卷曲和崩断现象,从而影响了试验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火焰高度不同对材料的水平和垂直燃烧试验结果有较大影响。从理论上讲,火焰颜色不同,其温度有一定差别:蓝色火焰时燃烧完全,温度较高;反之,带有黄色顶部的火焰,温度要相对低些。 将样条固定在热变形仪的支架上,施加规定的荷重,浸入硅油中,以一定的加温速度加热硅油,样条将产生变形。当样条变形达到规定挠度时的温度即为热变形温度(HDT)。HDT是塑料的热性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数据,HDT越高,材料的耐热性越优秀。(测试标准:GB/T1643-2004) HDT测试装置示意 HDT试验有三种试验方法:A法:1.80MPa,B法:0.45MPa,C法:8.00MPa。 试样尺寸:平放:(80±2.0)mm×(10±0.2)mm ×(4 ±0.2)mm;侧立: (120±10)mm×(9.8 ~ 15)mm ×(3.0 ~ 4.2)mm(至少为两根样条) 试验方法:将所需荷重施加在样条上,然后将样条浸入硅油中,预热5min,以2°C/min 的速度加热油。 热变形温度测试——基本概念 热变形温度测试——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 影响类别 影响内容 负荷的影响 热变形温度在测定过程中,负荷的大小对其影响较大,很明显,当试样受到的弯曲应力大时,所测得的热变形温度就低,反之则高。 升温速率的影响 升温速率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试样本身的温度状况,升温速率快,则试样本身的温度滞后于介质温度较多,即试样本身的温度比介质的温度低,因此,所获得的热变形温度也就偏高,反之偏低。 人为操作的影响 测试完毕后,把工作台升高以后及时把试样进行清理,防止试样放置一段时间后落入热浴当中。同时,当工作台升起后如果发现有些试样已经断裂了,落入热浴中时,要及时将其从热浴中捞起,这是因为在试验过程中搅拌器在搅拌,如果试样落在搅拌器上会使得搅拌器的叶片断裂,这样在后面的测试过程中会出现油温这一搅拌器片区出现温度不均,测试结果出现差异。 人为操作的影响 在砝码放置完毕后,要对所有的重量进行计算,看能否与所添加的砝码重量是否一致,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 概要 材料成型时,会因冷却产生产品尺寸比模具尺寸缩小的现象,成型收缩率即用百分比来表示此缩小的程度。通常结晶树脂比非结晶树脂收缩得更厉害。成型收缩率可以通过调节注塑温度及压力等成型条件得到适度的调整。 产生收缩的原因: 成型工艺中,因压力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出现收缩差异。 注塑成型工艺中,树脂若只存在加热和冷却的话,可以按考虑好的填充到模腔内的树脂的收缩率进行再填充。但实际上,因同时受到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收缩差异仍会发生。 产生收缩的过程: 注塑成型时,树脂经加热熔融后体积膨胀。 将体积膨胀的熔融树脂填充到空间限定的模腔内后,实施冷却,在这个过程中树脂体积将减小,此时的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