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纸片法药敏实验重点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纸片法药敏试验 1)目的 本操作规程依据WS/T 125-1999,规定了临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纸片法 内容做必要的细化和补充,规范检测方法。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 职责 检测人员:负责按照本细则对被检样品进行检测。 复核人员:负责对检测操作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检测结果是否准确进行复核。 方法原理 纸片法药敏试验由快速生长的致病菌标定,适合肠杆菌科、葡萄球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经适当改动可用来测定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和链球菌。对于使用培养基不同、孵育环境不同或生长率不同的菌类,不能用纸片法做药敏试验。 仪器设备 。 试剂与材料 。 环境条件 操作环境温度、湿度、电源。 检测步骤 .1 制备接种菌液 .1.1 增菌法 选琼脂平板上形态相同的菌落至少4~5个,用接种环挑其顶部,移至4~5ml肉汤或大豆酪蛋白消化液中。放置35培养至菌液浓度达到或超过比浊管浓度(一般需2~6h),浓度约1~2×108cfu/ml。用生理盐水或肉汤校正菌液浓度至与麦氏单位标准比浊管相同。可用光电比浊。 .1.2 直接菌悬液法 可直接用过夜培养的菌落(必须用无选择性培养基,如血平板)在盐水或肉汤中制备接种菌液。菌液浓度调至0.5麦氏单位标准比浊管。此法亦适用于在肉汤培养基中生长不好的细菌如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及葡萄球菌的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的药敏试验。 .2 接种平板 校正的菌液须在15 min内使用。用一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并在上端管壁旋转挤压几次,去掉过多的菌液。用拭子涂布整个琼脂平板表面。Mueller-Hinton 琼脂平板用前应烘干。反复涂布几次,每次将平皿旋转60度,保证涂布均匀。 .3 贴纸片 接种平板后,贴上药敏纸片。用镊子或针尖压一下纸片使其与培养基表面贴牢。纸片要贴得均匀,纸片与纸片中心距离不得小于24㎜。原则上,直径150㎜的平板贴12张纸片,直径100㎜平板贴6张纸片。贴上纸片15min内,须把平板倒放在35孵箱中。 .4 测量抑菌环 经16~18h培养后,观察结果。菌液浓度合适且涂得好,抑菌环规则,细菌呈融合生长。手持平皿从背面目测检查每块平板,借反射光(黑色无反光背景),用卡尺、普通尺或特制的模板量取抑菌环直径,测量抑菌环直径须包含纸片直径,单位为毫米。培养基中如果加了血液,须打开平皿盖,借反射光,从正面量抑菌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须培养24h后,经透射光检查苯唑西林和万古霉素的抑菌环内有无耐药菌株的生长。抑菌环内有任何生长都判断为耐药。 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的区域为抑菌环边缘,有很难辨认的细小菌落者不算。如抑菌环内有大菌落长出,须再移种出来,重新鉴定,重新做敏感试验。变形菌在某些抗菌药物纸片周围可弥漫生长到抑菌的区域内,但抑菌环边缘清楚,弥漫生长不算。甲氧苄胺嘧啶和磺胺药的拮抗剂会支持细菌生长,因而测这类药时可忽略轻微生长(80%以上受抑制),以浓密生长的区域作为抑菌环的界限。 检测记录和数据处理参照表1~表8的标准对抑菌环的大小作出解释,以敏感、中介或耐药的形式报告结果。 表1 肠杆菌科用的抑菌圈直径解释标准和相对应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折点 表2 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用的抑菌环直径解释标准和相对应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折点 表3 葡萄球菌属的抑菌圈直径解释标准和对应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折点 表4 肠球菌属的抑菌圈直径解释标准和对应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折点 表5嗜血杆菌属的抑菌圈直径解释标准和对应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折点 表6淋病奈瑟军的抑菌圈直径解释标准和对应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折点 表7 肺炎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解释标准和对应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折点 表8 非肺炎链球菌的其他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解释标准和对应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折点 10)注意事项 1) 戴一次性手套;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