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宝石学第二讲4章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宝石的物理性质 相互作用 1、光泽 宝石表面的辉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宝石的折射率大小,及宝石的抛光程度。 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 ? 折射率3 金属光泽 如:金、银 折射率2.6—3 半金属光泽: 乌刚石(针铁矿) ??折射率1.9--2.6 金刚光泽 如:金刚石 折射率1.3--1.9 玻璃光泽 绝大多数宝石 宝石中特殊光泽 油脂光泽(软玉) 树脂光泽(琥珀) 珍珠光泽(珍珠) 蜡状光泽(绿松石) 丝绢光泽(虎睛石) 金刚光泽、玻璃光泽 树脂光泽(琥珀)、珍珠光泽(珍珠) 半金属光泽 丝绢光泽 2、透明度 指物质透过光的强弱的程度。同一种材料因产出状态不同透明度不同。 透明:能完全清晰地透视其它物体。如水晶。 ? 亚透明:模糊地透视其它物体的轮廓。 半透明:有些光通过,但看不到物体。如玛瑙。 微透明:仅在宝石边缘棱角处有少量光透过。如:绿松石、软玉、独山玉等。 不透明:基本上不透光。如青金岩、珊瑚等。 透明 亚透明 半透明 微透明 不透明 透明度的影响因素: 厚度、宝石颜色的深浅;杂质、裂隙、颗粒结合方式等 玉的透明度——水头。 透明度差:没水头、地子闷、闷坑、干。 3、亮度 亮度指光从已切磨成刻面型宝石的亭部小面反射而导致的明亮程度。 最大的亮度取决于宝石总的透明度。 折射率值越高,加工比例越正确、越透明,宝石的亮度越好。 钻石:圆多面性 透过冠部刻面所见到的宝石反射而导致的明亮程度。是表面反射与后刻面反射的结果。 主要来自全内反射 与透明度、净度、抛光比例密切相关 4、色散:当白光通过一透明材料的倾斜小面时,分解成其组成波长的现象 火彩—肉眼可见的色散效应 可见光 ? : 400-700nm E : 3.26-1.59ev 波长不同的光波呈现不同的颜色 400-440nm 紫 4 440-490nm 蓝 5 490-550nm 绿 6 550-590nm 黄 4 590-630nm 橙 4 630-700nm 红 7 1nm=10-9 m 色散值:太阳光谱中弗郎霍夫B线和G线测得的材料折射率的差值。 B线:红光、686.7nm,钻石RI=2.407 G线:紫光、430.8nm 2.451 钻石的色散值:二者之差, 0.044 色散等级 色散值〈0.02 低 如水晶、黄玉,无火彩 0.02-0.03 中 如石榴石、橄榄石 0.03-0.06 高 如锆石(高型锆)0.039;翠榴石0.057;钻石0.044 〉0.06极高 CZ 0.065 5. 颜色 颜色:是眼底视神经对光波的感应而在大脑中产生的感觉。可见光经物体选择性吸收后,其残余光的混合色就是该物体的颜色。 选择性吸收:所有的有色物体具有吸收可见光中某些波长的物理性能。 颜色形成的三要素:光源、改变光的物体、接受光的人眼和解释它的大脑。 颜色三要素 1.色调:颜色的种类 孟塞尔表色系统将色调分为10种 2.明度:人眼对颜色明暗度的感觉,0-10级 3.饱和度:颜色的纯净度和鲜艳度 单色光的饱和度为1,白光的饱和度为0 致色元素 化学上属于过渡族的金属元素如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等8种金属元素。 根据致色元素在宝石成分中存在的形式分为自色宝石和他色宝石。 1)自色性宝石:化学成分中主要元素形成体色的机制。具有鉴定意义。 橄榄石 草绿色(Mg、Fe)2Si04 铁铝榴石 红色Fe3Al2[SiO4]3 2) 他色性宝石:由化学成分中微量元素形成体色的机制。 如刚玉:Al2O3 6、多色性 自然光与平面偏振光 自然光可以通过反射、折射、双折射及选择性吸收等作用转变成偏振光 自然光---偏振片----偏振光 晶体光率体及光性 1、各向同性(均质体): 非晶质、等轴晶系的材料的光学性质没有方向性的差异; 各向异性(非均质体): ?三方、四方、六方、斜方、单斜、三斜等六个晶系的宝石均表现出的随方向变化的光学性质; 光波在均质体宝石中的传播特点: 不改变入射光的性质 光波在非均质体宝石中的传播特点: 改变入射光的性质 当一束光通过非均质宝石时,除特殊方向之外,将被分解为2束传播方向不同、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平面偏振光,即双折射。 多色性:在某些双折射有色宝石中看到的不同方向颜色不同的现象,它包括二色性和三色性。 不同方向对光选择性吸收不同而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