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结构的基本框架研究 王士君 宋飏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5年8月17日 主要内容 一、引言 二、东北地区城市地理结构的形成和演变 三、城市体系框架 四、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区 五、城市密集区和城市组群 一、引言 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时代背景,对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结构的基本框架进行梳理,既是对东北地区城市地理系统的一次全面总结,进一步验证和实践城市地理理论;更是新形势下分析东北地区发展总体状况,提出适应东北实际的“区域再造”和“区域创新”具体战略的根本前提。 二、东北地区城市地理结构的形成和演变 (一)古代城镇形成时期 (二)近代城市形成时期 (三)现代城镇体系形成发展时期 古代城镇形成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时期。 东北城镇的出现,大约始自战国中后期,是伴随着郡县的设置、长城的修筑、以及一些屯戍之所的开辟同步出现的。 城镇规模较小,职能性质单一(主要是政治和军事职能),地域结构简单(多呈封闭式城堡,街道呈棋盘式和十字街市),城市呈稀疏点状分布。 近代城市形成时期 东北地区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历史开始于清末,大约于19世纪60年代。 铁路的修建、港埠的开放、工矿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地理格局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至建国初期,已有城市24座,其中超过50万以上的大城市三座,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化初始阶段。 1932年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 Distribution of the major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in 2000 现代城镇体系形成发展时期 建国后开始。 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使原有大城市进一步扩大。 矿业城镇、林业城市、农垦小城镇兴起,东北地区的现代城市地理格局逐步形成。 口岸城镇、一批以疗养、观光为主要职能的旅游得到城市建设。 截至2003年底,东北地区已有城市101个,其中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有8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4.8%,仍居全国前列 。 2000年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 Distribution of the major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in 2000 三、城市体系框架 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东北地区城市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城镇体系结构完整,类型齐全,地域空间组合合理,也是目前我国各大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2003年底,设市城市101个,城市平均密度为0.81个/万平方公里,高于0.69个/万平方公里的全国水平。 三、城市体系框架 自上而下先快后缓的城市化进程 “弱金字塔”型的等级规模结构 沿铁路分布的“T”型空间结构 由“单一”向“新型”发展的城市职能结构 综合性城市、资源型工业城市 特大城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第二产业,沈阳、长春、哈尔滨等特大城市的非生产性职能日益增强。 伊春、抚顺、辽源等矿产资源型城市的主导经济部门开始转向加工业,大中城市的工业增长率超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基地。 一批边贸型、商贸型、交通型、农产品加工型、来料加工型等新型小城镇,如西柳、五大连池、同江、抚远等专门性职能小城镇发展迅速,对东北地区小城镇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区 “四城市时代”到来 因应新形势选择不同主导方向 哈尔滨将继续加强东北北部中心城市的地位; 长春要充分发挥市场广阔的汽车产业基础优势,建设汽车产业基地; 沈阳被确定为东北中心; 大连借助开放中的优势,成为东北门户。 大都市区正在形成和扩大 “大哈尔滨” “大长春” “沈阳经济区” “大大连” 五、城市密集区和城市组群 “辽中南”城市群 “吉中”城市组群 “哈大齐”城市组群 “黑东北”城市组群 东北各大型城市组群的现状指标(2002年)Indices of the status of larg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Northeast China(2002) 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问题 对资源强烈依附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了后续发展中的多种矛盾。 其多数城市仍然保持老工业基地建设时期形成的基本功能,未能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动力、以要素流动和产业分工为主体的、协调稳定的结构和功能关系。 城市组群的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 谢谢! * *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GIS分析图 GIS analysis chart of population density in Northeast China 东北地区GDP产出强度GIS分析图 GIS analysis chart of GDP Intensity in Northeast China 东北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比较 (1952~200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doc VIP
- 2024版53全优卷3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BSD)附参考答案(A3打印版).doc
- NADCA北美压-铸协会技术标准.pdf
- 深圳市福田区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笔试真题2022.docx VIP
- T_CECS 10400-2024 固废基胶凝材料.pdf
- 幼儿园课件:数学绘本《向0敬个礼》.pptx
- 深圳市南山区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笔试试题及答案2022.docx VIP
- 300MW机组DCS控制及保护运行规程.pdf VIP
-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巩固练习题.docx VIP
- 坐浴第二十章妇产科常用局部护理技术坐浴.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