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云南元江彝族支系仆拉土陶制作历史追溯讲解.ppt

中国云南元江彝族支系仆拉土陶制作历史追溯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元江县档案局 李伟生 2012年,北京大学文博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的人类学家经过考古发掘,在江西仙人洞遗址发现了两万年前的陶器。他们的科研成果报告最早发表在《南方文物》,随后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向世人庄严宣告中国在两万年前,已经开始出现了陶器。根据遗传学的检测报告和抚仙湖水下遗址出现的现实,这些制造陶器的现代人都是从远古云南迁徙过去的,他们制造陶器的技术显然都是在远古云南奠定的基础。 云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云南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原云南博物馆馆长李昆声教授的理论推断,元江仆拉土陶和仰韶文化是属同一时期,距今约有6000~7000年;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副会长黄懿陆教授的理论推断元江仆拉土陶的制作工艺距今已有12000~20000年。 20000年前的技艺为什么一直会留存在元江至今还在艰难的传承着,这不是偶然的。 仆拉(普勒颇)是元江县乃至全省及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之一。在古代,仆拉是彝族先民中文化较发达的一个支系,他们最先掌握冶炼青铜器和使用青铜器的技术。据县志记载,在红河流域发现的青铜器遗址大多是仆拉现在居住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已发现的青铜器有戈、剑、矛、钺、斧、臿刀;生产工具有耜、锄、锛,玩饰物、扣饰牌、铃、石器有石核、石珠、砺石。玉器有坠环之类。并且在洼垤乡罗垤村委会阿邑都村民小组下东面100米的西戛莫,发现炼块青铜器,同时发现烧制坑、炭屑和炼铜块、铜渣。 除了冶炼青铜器,仆拉人制作的土锅、土缸、土盆、土甑子、土钵、土碗、土蝶、土灯盏等炊具及其他生活日常用品在滇东南一带是家居的必需品,并历经了漫长演变,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七十年代末。土陶炊具才逐步退出了市场,被现代的金属制品和瓷器所替代。 一、土陶制作 (一)制作原料 夹砂黏土是元江特有的一种制陶原料。土锅寨人常用这种夹砂黏土制作土陶。因为这种黏土内参杂着许多微小沙晶颗粒,这些沙晶颗粒在夹砂黏土中起到了骨架的作用,用这种夹砂黏土制作出来的土锅在支架的柴火中煮食时胎土不易爆裂,是制作土锅的唯一原料。同时,土锅寨人还用夹砂黏土制作炊具、饮具、食具、贮器等许多土陶器制品。 (二) 制作工具 元江土锅寨人的制作工具看起来很简单,一个木锤、一个木质转轮、数把细筛子、数十个宽窄不等的木片、数十个大小、宽窄、厚薄不一的鹅卵石、一盆清水、一块烧制土陶的场地和一定数量的稻草。 1、木锤:木锤是用来舂碎已经晒干的陶土。 2、木制转轮:制作土陶时,工匠把正在制作的陶胎置于木制转轮上面,用脚拇指慢慢转动木轮的支柱,把工作面随时置于适当的位置。 3、筛子:筛子是筛出用木锤舂细过的黏土。 4、木片:木片是用来拍击胎体外部的用具,木片分宽窄不等的数十种,使用宽木板或窄木板,要依据制作工匠所制作的器物大小而定。木板最宽的有15公分,最窄的也有1公分。 5、鹅卵石:鹅卵石是用来支撑胎体内部的用具,鹅卵石的支撑点随着制作工匠用木板在胎体外部拍击点而移动,工匠在制作土陶时,保持胎体内部的鹅卵石和胎体外部的木片在同一个点位上,用以保证土陶胎壁的均匀。 6、清水:清水是用来保持鹅卵石和木片的润滑程度。同时也根据需要,在胎体相对于干燥的部位,制作工匠利用拍击的时机,在鹅卵石和木板上多蘸点清水,使之胎体在制作中保持应有的水分。 7、场地:场地是用来烧制土陶的场所。元江土锅寨人烧制土陶、时采用露天烧制的方法,他们在村子外边选一块平坦的地基作为烧制土陶的场所,有人称之为窑址。 8、稻草:稻草是用来烧制土锅的燃料。 (三)制作过程 元江土锅寨人烧制土锅要经过,采料、晒料、舂料、筛料、和泥、制胚、烧制等7道工序。 1、采料:采料也就是挖泥。制作土陶用的黏土很讲究,黏土里面的沙砾要均匀,不能用黏土多的泥料,也不能用沙砾过多的泥料。 2、晒料:晒料是把挖回来的黏土在太阳底下暴晒,晒料时,料中夹杂着的小土块要弄碎,直到晒干黏土里面的水分为止。 3、舂料:舂料是用木锤反复把已经晒干的黏土舂成粉末。 4、筛料:筛料是用细筛子把舂碎的黏土筛出来,其他一些舂不碎过不了筛子的沙砾丢弃,用筛子筛下来的黏土做胎料。 5、和泥:和泥是制作工匠吧已经舂碎成粉末的黏土渗水捏和成胎泥的过程。和泥是制作土陶过程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和泥时,水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水分渗多了胎泥稀软,黏土就搓不成泥条,相反,水分渗少了胎泥酥松,黏土也搓不成泥条。因此,和泥时渗水要适度,达到和成的黏土不粘手为止。 6、制胚:制胚是制作工匠把黏土搓成泥条,然后把泥条一圈一圈的盘筑成土锅形状置放在木转轮上,制作土陶时,工匠一边用脚慢慢的蹬木乱支柱转动木轮,一边用鹅卵石和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