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重点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体结构承载能力检测鉴定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 2014年7月26日~28日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鉴定内容 主体结构承载能力检测鉴定 鉴定类别 委托鉴定 检测鉴定 依 据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9.《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10.《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 13-71-2006) 11.建阳地区投资公司福州服务楼建筑、结构图(工程编号82022-1) 鉴定结论 经现场调查、勘测,本工程上部结构由(1-11)-(A-B)轴、(1-10)-(C-F)轴2个结构单元组成(以下简称Ⅰ区、Ⅱ区),Ⅰ区一层、二层为框架结构,三层为新增钢结构,Ⅱ区为框架-抗震墙结构;Ⅰ区一层层高为2.7m,二层层高为5.33m,三层层高约为3.7m;Ⅱ区一层层高为2.7m,二层层高为3.8m,技术层层高为2.2m,三层~十四层层高为3.0m,十五层层高为3.3m,十六层层高为3.7m,十七层层高为3.2m;Ⅰ区房屋高度约为11.73m,Ⅱ区房屋高度为54.9m;该工程约于1987年建成,地处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区,二类场地,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墙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平面示意图详见附录图1~图11。 ⒈上部结构检测结果 ⑴经调查、勘测,Ⅰ区(A-1/A)轴跨度由原设计6.0m变为4.2m,层数由二层变为三层,第三层为新增钢结构层;(1-2)-(A-1/A)区域-2.700~±0.000标高内原设计为楼梯,现状取消楼梯并在±0.000标高处新增简易钢结构楼板;(3-5)-(A-1/A)区域-2.700~ ±0.000标高内新增钢筋砼楼梯;(5-7)-(A-1/A)、(9-11)-(A-1/A)区域±0.000标高处新增简易钢结构楼板;(6-7)-(A-1/A)、(9-1/9)-(A-1/A)、(1-1/9)-(1/0A-A)区域+5.330标高原空洞处新增简易钢结构楼板;(10-11)-(1/A-B)区域±0.000~+5.330内新增楼梯;Ⅰ区所检框架柱、梁截面尺寸与设计基本相符;Ⅱ区(1-2)-(F-2/F)区域±0.000标高处部分楼板被凿除并新增钢筋砼楼梯通往-2.700标高;(10-1/10)-(C-F)及(5-8)-(F-2/F)在±0.000标高处新增钢筋砼楼板;技术层(3.8m~6.0m标高)L-(1-3)-(D)、L-(3-5)-(D)、L-(5-7)-(D)、L-(7-9)-(D)、L-(1-3)-(E)、L-(3-5)-(E)、L-(5-7)-(E)、L-(7-9)-(E)上原设计直径450mm圆孔变为边长450mm正方形孔,其余所检框架柱、梁、抗震墙截面尺寸与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⑵回弹法检测数据表明,所检Ⅰ区1Z-(3)-(B)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25.0MPa,所检2L-(3)-(1/A-B)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21.0Mpa;所检Ⅱ区一层、二层柱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30.2MPa~34.8MPa,五层~十五层柱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19.0MPa~35.1MPa,所检技术层梁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29.3MPa~32.6Mpa,所检六层~十六层 批准: 审核: 校核: 项目负责: 接上页 鉴定结论 梁现龄期砼强度推定值为19.8MPa~31.9MPa;部分构件现龄期砼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等级要求。Ⅰ区、Ⅱ区所检梁、柱砼构件平均碳化深度均大于6.0mm,耐久性差。 ⑶Ⅰ区所检柱、梁纵筋根数及规格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所检2L-(3)-(1/A-B)梁箍筋间距为220mm,不满足鉴定标准规定的加密区箍筋间距150mm的要求;核查图纸,框架梁箍筋均未设置加密区,部分梁加密区箍筋规格为6,不满足规范要求;Ⅰ区框架柱上端未设置箍筋加密区,不满足规范要求。Ⅱ区所检6L-(3-4)-(D)、 6L-(5-6)-(D)、11L-(2-3)-(D)、11L-(8-9)-(D)纵筋由原设计316变为318,16L-(3)-(E-F)底排纵筋由原设计325变为322,8L-(4-5)-(D)的角筋由原设计16变为18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