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有靶向输送的蛋白质结构中存在分选信号,主要是N末端特异氨基酸序列,可引导蛋白质转移到细胞的适当靶部位,这类序列称为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是决定蛋白靶向输送特性的最重要元件,指导蛋白质靶向输送的信息存在于蛋白质自身的一级结构中。 信号序列 目录 靶向输送蛋白的信号序列或成分 靶向输送蛋白 信号序列或成分 分泌蛋白 N端信号肽,13~36个氨基酸残基 内质网腔驻留蛋白 N端信号肽,C端-Lys-Asp-Glu-Leu-COO-(KDEL序列) 内质网膜蛋白 N端信号肽,C端KKXX序列(X为任意氨基酸) 线粒体蛋白 N端信号序列,两性螺旋,20~35个残基,富含Arg、Lys 核蛋白 核定位序列(-Pro-Pro-Lys-Lys-Lys-Arg-Lys-Val-,SV40T抗原) 过氧化物酶体蛋白 C端-Ser-Lys-Leu-(SKL序列) 溶酶体蛋白 Man-6-P(甘露糖-6-磷酸) 目录 信号肽有以下共性: ①N-端含1个或几个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残基,如赖氨酸、精氨酸; ②中段为疏水核心区,主要含疏水的中性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等; ③C-端加工区由一些极性相对较大、侧链较短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组成,紧接着是被信号肽酶(signal peptidase)裂解的位点 。 15.6.2 分泌性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15.6.2.1 信号肽 目录 目录 真核细胞分泌型蛋白质的靶向输送过程为:核蛋白体上合成的肽链先由信号肽引导进入内质网腔并被折叠成为具有一定功能构象的蛋白质,在高尔基复合体中被包装进分泌小泡,转移至细胞膜,再分泌到细胞外。 15.6.2.2 分泌蛋白的运输机制 目录 信号肽引导蛋白质进入内质网 目录 15.6.3 线粒体蛋白的靶向输送 绝大部分线粒体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组编码、在胞液中的游离核蛋白体上合成后释放、靶向输送到线粒体中的。 目录 真核细胞线粒体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目录 靶向输送到细胞核的蛋白质其多肽链内含有特异信号序列,称为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 NLS) 。 NLS为含4~8个氨基酸残基的短序列,富含带正电荷的赖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可位于肽链的不同部位,而不只在N末端。 不同的NLS间未发现共有序列; 在蛋白质进核定位后,NLS不被切除。 15.6.4 细胞核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目录 核 蛋 白 的 靶 向 输 送 目录 * * * * * * * 原核肽链合成终止过程 目录 U A G 5 3 RF COO- 目录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肽链合成过程的主要差别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起始 阶段 起始氨基酰-tRNA:fMet-tRNAifMet。 核蛋白体小亚基先与mRNA结合,再 与fMet-tRNAifMet结合。 mRNA的SD序列和小核苷酸序列分别与16S rRNA 3'端的互补序列和rpS-1结合。 有3种IF参与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起始氨基酰-tRNA:Met-tRNAiMet。 核蛋白体小亚基先与Met-tRNAiMet结合,再与mRNA结合。 mRNA的帽子结构和3'-poly A尾分别与帽子结合蛋白复合物(Eif-4F复合物)和poly A结合蛋白(PABP)结合。 至少10种eIF参与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延长 阶段 延长因子:EF-Tu、EF-Ts和EF-G。 延长因子:eEF-1α、eEF-1βγ和eEF-2。 终止 阶段 释放因子:RF-1、RF-2和RF-3。 释放因子:eRF。 目录 多聚核蛋白体(polysome) 1条mRNA模板链都可附着10~100个核蛋白体,这些核蛋白体依次结合起始密码子并沿5′→3′方向读码移动,同时进行肽链合成,这种mRNA与多个核蛋白体形成的聚合物称为多聚核蛋白体(polysome) 。 多聚核蛋白体的形成可以使蛋白质生物合成以高速度、高效率进行。 目录 多聚核蛋白体 目录 电镜下观察的多聚核蛋白体(左为原核生物,右为真核生物) 目录 ? 15.3 翻译后加工 从核蛋白体释放出的新生多肽链一般不具备蛋白质生物活性,必须经过分子折叠及不同的加工修饰过程才转变为具有天然功能构象的功能蛋白,该过程称为翻译后加工(post-translation processing)。 主要包括多肽链折叠为天然的三维构象、肽链一级结构的修饰、肽链空间结构的修饰等。 目录 15.3.1.1 肽链N端Met或fMet的切除 15.3.1.2 特定氨基酸的共价修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