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氧化氮:人类生物学的新英雄 NO简介 一氧化氮 化学式NO,分子量30,氮的化合价为+2。无色气体,难溶于水。NO分子中有一未配对电子,可形成自由基,和其它分子如氧分子、超氧自由基,或过渡金属反应。在体内极不稳定, 半衰期仅为3~5 s。NO具有脂溶性,可以快速透过生物膜扩散,在体内迅速被血红蛋白、氧自由基或氢醌等灭活。 在我们的印象中,NO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是吸烟,汽车尾气及垃圾燃烧等释放出的有害气体,可破坏臭氧层导致酸雨,甚至致癌,它还曾作为化学毒剂应用于战争. 但诺贝尔获得者路易斯·伊格纳罗,罗伯特·弗奇戈特和穆拉德 他们的开创性的呈现一氧化氮的好的一面。 并由他们成果,使我们认识到: NO是机体内一种作用广泛而性质独特的信号分子,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血压恒定的维持,免疫系统的宿主防御反应中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参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1998 Nobel MP 获奖人简介 NO是体内重要信号分子的发现过程 穆拉德(Ferid Murad)的发现 穆拉德研究cGMP(环磷酸鸟苷)。设法从cGMP产物中分离出一种与之类似的蛋白质——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 (GC)。意外证实 NO可活化 GC和松弛平滑肌。 操作发现: 1、为检测这种分离出来的GC,加入一些化学物质,除去某些可能影响cGMP产物的杂蛋白,发现有些物质能活化GC,使GC生产出更多cGMP。 2、把这些物质加入到气管、肠等不同组织,发现不但能活化GC,还使这些组织的平滑肌松弛。 纵上发现,包括硝化甘油在内的一些已知血管松弛剂也能活化GC。活化GC是这些物质的共性,而且它们都通过反应形成NO。 由此他认为一氧化氮可能是一种对血流具有调节作用的信使分子,但当时这一推测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 弗奇戈特(Robert F.Furchgott)的发现 相同条件下? ????????????? ↗?扩张? Ach→【血管】→?没明显作用??????????????? ↘?收缩? 研究? Ach→血管内表皮完整→血管扩张? 推测? Ach→血管内皮细胞→新信使分子→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舒张??????? (EDRF) ??????????????????? Furchgott发明了“三明治”血管灌流模型解释了刺激内皮细胞可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的原因 实验步骤: (1)正常血管及与内膜摩擦处理后的比较; (2)正常血管环与胶原酶处理(化学损伤内皮)后相比较 (3)a、横血管条(与管壁平滑肌走向一致)并去内皮,b、纵血管条(与平滑肌垂直)含内皮,c、a与b并列挂在同一个浴槽,内膜面相近且相对,d、c实验完后立即移除b( sandwich preparation的“三明治”血管灌流模型); NO发现前期的关键时刻,新技术员革新了组 织切片制作和染色的方法 为了证明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反应性有关这一观点,Furcllgott把做完实验的标本送给一位组织学家做切片标本来观察,但遗憾的是这位技术人员经切片、固定、染色送回的切片都不含内皮细胞(加工中被破坏),也就是说这一组织学结果排除了内皮细胞在舒缩反应中的重要性。但庆幸的是,半年后该实验室来了一名新技术员,他改进了组织切片染色的方法,而终于发现内皮的有无是舒张的关键,于1979年Furchgott公开明确提出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反应性有关。 伊格纳罗(Louis J. Ignarro)的发现 首先,一系列研究结果提示EDRF和NO的生物学性质相似。EDRF能够激活鸟苷酸环化酶(GC),引起血管平滑肌中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的升高,产生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效应。该过程可以被亚甲基蓝(MB),氧基血红蛋白和氧基肌红蛋白抑制,这些特点与NO引起血管舒张的过程相同。 其次,利用灌流-生物检定法,证明EDRF和NO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如EDRF性质不稳定,半衰期约是3-5秒,可以被超氧阴离子灭活,超氧化物歧化酶能使EDRF的半衰期延长到30秒。最后证明,EDRF 和NO 激活GC 的过程都具有亚铁血红素依赖性。 和血红蛋白(Hb)相互作用前,Hb的最大吸收峰在433nm, EDRF和血红蛋白(Hb)相互作用后, Hb的最大吸收峰移动到406nm。NO和Hb反应时也同样具有上述变化。 以上结果从不同侧面证明,EDRF就是N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