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防水行业标准化实验室评定实施细则重点分析.doc

中国建筑防水行业标准化实验室评定实施细则重点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件编号:CWA-PD-2014-01 中国建筑防水行业 标准化实验室评定实施细则 (暂行)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 目 录 1 总则……………………………………………………………………………………1 3 申请的基本条件………………………………………………………………………2 4 一般要求………………………………………………………………………………2 5 评定程序………………………………………………………………………………4 6 评定要求………………………………………………………………………………4 7 评定收费标准…………………………………………………………………………8 8 附则……………………………………………………………………………………8 1 总则 1.1 为提高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检测技术和检验装备的水平,做好建筑防水行业标准化实验室评定工作,依据《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JC1072)和(X)XK08-005《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13-05-01版)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1.2 本《细则》规定的实验室评定类别应按防水材料种类分别申请,防水材料具体分类见表1。 表1 建筑防水材料种类 序号 产品类别 1 防水卷材 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 自粘沥青类防水卷材 玻纤胎沥青瓦 橡胶类高分子防水卷材 塑料类高分子防水卷材 其他防水卷材 2 防水涂料 聚氨酯类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 沥青类防水涂料 丙烯酸类防水涂料 其他防水涂料 3 刚性防水材料 水泥渗透渗透结晶型防水 防水混凝土 防水砂浆 密封材料 橡胶类密封材料 树脂类密封材料 1.3 本《细则》规定了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的标准化实验室评定的具体要求,从检测环境、设施、设备、制度建设、人员能力、实验室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1.4 本《细则》适用于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内的建筑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刚性防水材料、密封材料等生产企业的标准化实验室的评定。 2 评定组织 2.1 按《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JC1072)的规定,企业可自愿向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申请标准化实验室评定。 2.2 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组织实施,委托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评定,经按本《细则》评定合格的,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颁发企业标准化实验室合格证书和铜牌,有效期为三年。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联系人: 尚华胜?????? ????? 手机电话:010???? ?? 邮箱:huasheng578@126.com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 联系人: 王? 澜????????? 手机电? 话:0512?? 邮? 箱:ctcszh@163.com 3 申请的基本条件 企业申请标准化实验室应符合下列条件: 1)有营业执照,经营范围覆盖申报的产品; 2 )有专职的检测人员; 3 )有必备的检验设备; 4 )有与所检测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指导文件; 5) 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 6 )产品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是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落后工艺、产品、装备等。 4 一般要求 标准化实验室应参考《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生产的具体情况,配备符合要求的检验环境、检验人员和检验装备。 4.1 实验室职责 4.1.1 实验室应设原材料检验、半成品检验、工艺检验、产品外观检查、产品物性检验和质量管理等职责,划分各项工作的检验、监督与管理的质量职能。 4.1.2 原材料检验 按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原材料进行检验、试验或验证。按规定做好记录和标识,确保可追溯性。 4.1.3 过程产品检验 根据产品过程质量要求,制定过程产品检验的质量指标,并按规定检测,做好记录和标识,确保可追溯性。 4.1.4 出厂检验 按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出厂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每批材料出厂,应由检验部门出具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单。 4.1.5 不和格品控制 在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及时标识、记录、隔离,并按规定进行处置,需返工的产品应重新进行检验。 4.1.6 为确保检验操作准确性,应进行对比验证检验。 4.2 检验人员 4.2.1 实验室应配备技术主管及检验人员,人数应满足检验工作需要,不得低于二名专职人员。 4.2.2 检验室主管 应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或5年从上事本行业质检工作,熟悉本企业所有生产产品的生产工艺、检验标准,有质量管理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有一定组织能力,坚持原则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