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题 目 基于ARM 嵌入式系统的拟人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
指导教师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2010年12月25日
目 录
1.设计简介·······································4
1. 1 嵌入式系统简介····························4
1. 2 拟人机器人简介····························5
1. 3 嵌入式系统设计简介························7
2.拟人机器人系统架构····························10
2. 1 拟人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10
2. 2 拟人机器人控制器硬件设计··················11
2. 3 拟人机器人控制器软件设计·················13
3 拟人机器人步行控制方案·······················14
4 应用实例·····································16
5 心得与体会···································16
6 参考文献 ··································17
1 设计简介
1.1嵌入式简介
根据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控制、监视或者辅助设备、机器和车间运行的装置”,原文为devices used to control,monitor,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machinery or plants.
目前,国内普遍认同的定义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何利民教授给出这样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可以这样认为,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作为装置或设备的一部分。嵌入式系统一般有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应用程序4个部分组成。“嵌入性”、“专用性”和“计算机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对象系统则是指嵌入式系统所嵌入的宿主系统。嵌入式系统无处不在,在移动电话、数码相机、MP4、数字电视机顶盒、微波炉等设备中都使用了嵌入式系统。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是整个嵌入式的核心,可以分为硬件层、中间层、系统软件层和应用软件层。
1.2拟人机器人简介
拟人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由仿生学、机械工程学和控制理论等多种学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学科。研究人员除了通过软件进行仿真, 还制作了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实体。比较著名的国外有本田公司的Asimo、sony 公司的Qrio、开放机器人项目OpenPINO 等, 国内有北京理工大学牵头研制的“汇童”拟人机器人、哈工大的“H IT ”足球机器人、清华大学的THB IP2I 等。不过这些机器人体积庞大, 成本高昂。目前也开发了很多简易的小型机器人 , 但其中大部分采用简单的单片机进行控制, 可实现的动作和功能非常有限, 或者需要连接上位机来对它进行控制, 自主性不足。
基于现有的条件, 综合考虑系统的性能和成本,研制了一种基于ARM 9 处理器, 采用嵌入式Linux 的小型拟人机器人, 可以实行静步行走, 同时可扩展视觉、无线网络和音频输入输出功能, 是一种可完全独立自主化的拟人机器人, 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验证平台, 还可以作为大学和中专院校机电专业、自动化专业、计算机专业、仪表与检测专业的试验平台, 进一步完善后, 也是机器人舞蹈和机器人足球等项目的良好载体. 机器人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中期。第一代遥控机械手1948年诞生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当时用来对放射性材料进行远距离操作,以保护原子能工作者免受放射线照射。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产生于1956年,是英格尔博格(Engelberger)将数字控制技术与机械臂结合的产物。当时主要是为了克服串联机构累积的系统误差,以便达到较高的空间定位精度,提出了示教再现的编程方式,从而使重复定位精度差不多比绝对定位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1968年,日本川崎重工引进美国IMATION公司的UNIMATE机器人制造技术,开始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