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基础知识讲座 应用社会科学系 李志松 第一讲 导 论 国学的概念 国学的分类范围 国学的学科定位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小史》中说: “中国的人生观也许错了,但是中国的经验不会是失败。如果人类将来日益聪明,想到他们需要内心的和平和幸福,他们就会转过来注意中国的智慧,而且必有所得。” 一、国学的概念 “国学”本意是国家一级学校的称谓。 “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郑玄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礼记集说》卷六 : “古者二十五家为闾,同在一巷,巷首有门,门侧有塾,民在家者,朝夕受教于塾也;五百家为党,党之学为庠,教闾塾所升之人也;术当为州,万二千五百家为州,州之学曰序,《周礼》春秋以礼会民而设于州序是也,序则教党学所升之人;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之学谓之国学,以教元子(天子嫡长子)、众子(天子的庶子)及卿大夫士之子,与所升俊秀之士焉。” 国家级学校的称谓,历代有所变化。 汉代称太学,晋代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隋代称国子监,唐宋时则以国子监总管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明、清两代设国子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开始设学部,国子监的称呼于是废止。 清末佚名撰《西巡回銮始末》下: “学堂之设,(光绪)二十四年业已议有章程:县设小学,府设中学,省设大学,循序递进,给照为凭;大学卒业学成,乃咨选京师国学,覆加课试,量才授官。所学皆实用,所取皆通才,而国家收得人之效矣。” 国学从周朝就有了,原来是国家级的贵族子弟学校,逐渐发展为国家的最高学府,优秀的庶民子弟也可进入国学,经过考试,量才授官。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人主张大兴国学,发展教育。 所以,我国古代典籍中所指称的国学,是一个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概念。 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不是指传统文化本身,而是指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所谓学问,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积累与梳理;所谓学术,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晚清以来逐渐形成的。 由于西学东渐的效应,中西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为了与“西学”相对峙,有人提出了“旧学”或“中学”的概念。 张之洞即提倡:“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后来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由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张之洞的名言。可见,相对于新学而言,国学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国学指中学,它是与西学不同的自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为了弘扬国学,章太炎发行《国粹学报》,出版《国故论衡》,于是“国学”又有了“国粹”和“国故”的称谓。 胡适指出:“‘国故’这两字,是章太炎先生提出,比从前用的‘国粹’好多了;其意义,即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史,包括一切。”胡适又说:“‘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外国学者称研究中国的传统学问,一般叫做“汉学”(sinology)、“支那学”或“华学”。至于“中国学”的称谓,则是海外学者研究中国传统和现当代学术的合称。 欧美学术界还有“东亚学”的称谓,其范围包括对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研究。 二、国学的分类范围 (一)考据之学 (二)义理之学 (三)经世之学 (四)辞章之学 二、国学的分类范围 (一)考据之学 考据之学是实事求是地考查真相的学问,又可细分为三项: 1.考求文字的真相 2.考求书籍的真相 3.考求文物的真相 (一)考据之学 1.考求文字的真相 包括研究字形结构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研究字义的训诂学。 2.考求书籍的真相 包括书籍著录的目录学、研究书籍版本的版本学、研究书籍勘误的校勘学、研究佚书辑录的辑佚学、研究书籍真伪的辨伪学、研究书籍年代的避讳学等。 (一)考据之学 3.考求文物的真相 包括调查、发掘、整理研究古迹、文物的考古学,研究钟鼎彝器、碑铭刻石的金石学、研究龟甲兽骨刻写记号的甲骨学,研究出土竹简、帛书的简帛学,研究西域文献的西域学,研究敦煌文献的敦煌学,研究清宫内阁大库档案的档库学等。 (二)义理之学 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执业兽医机构聘用证明或服务协议.docx VIP
- 高中语文革命题材课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态生命安全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教案.pdf VIP
- 2025年淮安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试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docx VIP
- 《文献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课件第三章 常用英文数据库的使用 .pptx VIP
- 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纪念抗战胜利主题班会.pptx VIP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学习培训课件.pptx
- 22J403-1楼梯栏杆栏板.pptx VIP
-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4新版2025秋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