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地下水的赋存条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 岩石中的空隙 2.2 空隙中的水 2.3 岩石的水理性质 2.4 地下水的垂直分布 2.5 含水层与隔水层 2.6 含水层的类型 岩石—水文地质学中指坚硬岩石及松散的土层。 空隙—岩、土中各种类型空洞的总称。 空隙—是地下水的储存场所(places)和运移通道(conduits)。 空隙可分为: 孔喉(d)与孔腹 (d’) 孔隙通道最细小的部分称作孔喉; 最宽大的部分称作孔腹 孔喉对水流影响更大,讨论孔隙大小可用孔喉直径进行比较。 粘土颗粒(指直径0.005mm的颗粒); 粘性土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连结力强;颗粒表面带电, 粘粒在悬浮、推移、互相接触时,易连结起来形成粘粒团,细小粘粒集合(团)构成颗粒集合体。颗粒集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沉积下来,形成峰窝或絮状结构。 粘土孔隙 结构孔隙—集合体与集合体、粘粒与粘粒之间的空隙; 如同海绵、峰窝,或呈絮状结构。 次生孔隙—虫孔、根系孔、干裂缝等。 概念 固结的坚硬岩石中,一般仅残存很小部分孔隙,而主要发育各种内、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缝隙)。 按成因分为:风化(卸荷)裂隙、 成岩裂隙、 构造裂隙 裂隙的空间形态:两向延伸长、横向伸短的“饼状” 从水的赋存与运移角度,裂隙描述内容包括: 1) 连通性(裂隙的组数、产状、长度和密度) 2) 张开性(裂隙宽度) 3) 裂隙率等 在裂隙的基础上,水流对可溶岩进一步作用的结果 ——是扩大了的裂隙 溶穴:可溶岩在地下水溶蚀作用下产生的空隙。 溶孔、溶隙、溶穴、溶洞等 对可溶岩要描述岩溶发育特征(裂隙+溶洞) 1)岩溶发育方向 2)岩溶率--表示岩溶发育程度 3)溶洞(方向、规模等) 含水介质——由空隙所构成的岩石称为含水介质。 含水介质有三种:孔隙介质、裂隙介质、溶穴介质。 介质的比较 连通性—孔隙介质最好,其它较差 空间分布—孔隙介质分布最均匀,裂隙不均匀,溶穴极不均匀;孔隙大小均匀,裂隙大小悬殊,溶穴极悬殊 空隙率—孔隙介质最大,裂隙最小 渗透性—孔隙介质属各向同性,裂隙与溶穴为各向异性 造成空隙介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沉积物形成和空隙形成的地质环境差异。 包气带与饱水带的划分 地下水面(水位): 地下一定深度岩石中的空隙被重力水所充满, 形成一个自由水面,以海拔高度表示称之地下水位 (一般通过打井,地下开挖来确定) 包气带 特点: ①岩石空隙未被水充满 ②是固、液、气三相介质并存介质 水的存在形式(多样) 结合水、毛细水(各种)、重力水、气态水 包气带水的垂直分带 土壤水带, 中间带(过渡带) 支持毛细水带, 毛细饱和水带 包气带是饱水带中地下水参与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通道;“重力水”通过包气带获得降水、地表水的入渗补给(补充),部分水又通过包气带将水分传输,蒸发,消耗出去。 饱水带 岩石空隙被水完全充满 →是二相介质(固相+液相水) 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 ①重力水 ②结合水 重力水:连续分布(孔隙是连通)→传递压力→在水头差作用下,地下水(空隙中的水)可以连续运动。 地下开挖,坑道,巷道,基坑,打井在此带均有重力水涌出来! 一、基本概念 饱水岩层中,根据岩层给水与透水能力而进行的划分 含水层: 是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各类砂土,砂岩等 隔水层: 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裂隙不发育的基岩、页岩、板岩、粘土(致密) 弱透水层: 渗透性很差,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但在较大水力梯度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透水能力的岩层——各种粘土,泥质粉砂岩 定义中的模糊概念—“相当水量,微不足道,较大水力梯度”等 不是严格的“是与非”的逻辑思维,在很多情况下是相对的和模糊的概念相对性的意义: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划分的相对性——相当水量 满足需要就可以了。如在某处一口井出水量80m3/d,作为1万人的供水,为非含水层;作为饮料厂、装瓶生产则为含水层。又如一个小泉水流量0.11/s≈8.6m3/d,大厂——非,村用——是。 从理论意义来看——微不足道 微不足道,有时空尺度的制约。 华北平原早期地下水开采就是典型的例子,深层水与浅层水的开采有一粘土隔水层;后开采深层,水量大,水位降低快,浅层水向深层“越流”--粘土层成为“透水层”。 现在进行水文地质计算、模拟时,不再简单二分了,而是用模糊学的研究方法,给个隶属度1,0之间,可以为 0.8,0.7,… 0.3,表示“透水性” 定义:包气带局部隔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