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毕业设计要点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 言 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培养的目标的重要环节,使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完成了矿井采区采煤方法设计。这次设计我们编制了文学说明书一份采区巷道布置图、机械配备平面图、矿井通风系统图、回采工作面详图及有关图表。通过这次设计实习,使我们更多的掌握了生产技术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理论实践经验。 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使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教导的全面检验。使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使学生教育质量的综合反映。是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具问题的综合性实际训练。 第一章 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区概述 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山西中强福山煤业有限公司水地庄煤矿位于浮山县城东,与浮山县直线距离6.25Km处的水地庄村东侧、南北两侧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天坛镇管辖。重组后井田东西宽2740m,南北长4000m,面积8.4763km2。地理坐标为111°53'55"—111°55'44",北纬35°56'30"—111°58'40"。 交通位置图1-1-1 二、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概况 矿区内有村庄及矿井工业广场,洗煤厂等工业设施。区内多为山区荒地和林地,以杂草丛生为主,南、北部山上生长有落叶松树,覆盖率40%左右。 三、矿区电力供应基本情况 山西中强福山煤业有限公司已与浮山供电支公司签订了高压供用电合同。矿井供电电源采用双回路,一路10kv电源引自浮山110kv变电站,距离3km,另一路10kv电源引自湾子里35kv变电站,距离7.5km。 四、矿区的水文简况 9+10号煤层为井田另一个主要可采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其顶部的K2灰岩岩溶水,单位涌水量q=0.0657-1.734L/s·m,其顶板以上含水层受煤层采掘破坏或影响后,含水层补给来源条件差,充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防治水工作简单。9+10号煤层充水含水层主要为K2灰岩岩溶水,对开采9+10号煤有直接影响,不过K2灰岩岩溶水涌水量相对较小,但奥灰水富水性较强,井田奥灰水位标高参考值为615m左右,北部局部9+10号煤层底板最低标高为500.0m,水位高出9+10号煤底板标高115m,具承压性。经计算,其突水系数Ts=0.061MPa/m,存在奥灰水突水危险,且采空区内有积水区。因此确定9+10号煤层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 五、矿区的地形与气象 1、地处太行山西南部,临汾盆地东缘。井田内沟谷纵横,山梁走向主要为近东西向,地势总体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井田内最高点位于井田南部边界处山梁上,标高+1120.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部水地庄村南沟谷中,标高+885m,最大相对高差235m,属中低山区。 2、本地区为四季分明的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昼夜温差较大,据本县气象站近10年的观测资料,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4.1℃,七月份平均气温23℃,年平均气温13℃,平均气温-4.5℃,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 年平均最小降水量为380.6mm,最大为700mm,多年平均降水量640mm,降水量主要集中有7、8、9月份;年平均最小蒸发量1519.6mm,最大为2346.4mm,多年平均1723.7mm,蒸发量为降水量2.69倍。霜冻期从每年10月中、下旬至翌年4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0.9m左右。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一、井田所属位置 据《山西地质志》井田所处区域构造位置为塔儿—九原山陷隆的中北部之东与郭道——安泽南北向褶带之间的浮山断裂带中。 二、井田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吕梁—太行断块之沁水块坳的次级构造单元,郭道—安泽近南北向褶带中南段西部边缘。该褶带走向北北东,北宽南窄,褶皱排列较为紧密,成组出现的褶皱表现为若断若续。但因井田处于褶皱带西部边缘,受邻近构造带影响,井田内构造特征表现为中部、东部以褶皱为主,西侧断裂发育,使地层、煤层均受破坏,但总体倾向以南东为主,倾角一般3°-11°。主要褶皱、断裂特征如下: 1、褶曲 井田内发育三条轴向北北东向褶皱,编号分别为Z1、Z2、Z3、Z4。 Z1背斜:发育在井田的中部,轴向为北北东向,两翼地层倾角5°-10°,轴向延伸3500m。 Z2向斜:发育在井田的南东部,轴向为北东向,两翼地层倾角6°-11°,基本为一对称舒缓向斜,轴向延伸1500m。 Z3背斜:发育在井田的南东部,轴向为北东向,大体平行于Z2向斜,两翼地层倾角6°-8°,为一舒缓背斜,轴向延伸1600m。 Z4向斜:发育在井田的东北部,轴向为北东向,两翼地层倾角10°左右,轴向延伸850m。 2、断层 F1正断层:该断层位于井田的西部边界附近,断层走向为近南北,倾向西,倾角70°,落差最大达20m。对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