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住宅设计统一技术标准
(结构专业.试行搞)
目 录
1 总则 4
2 材料 4
2.1混凝土 4
2.2钢筋 5
2.3砌体 5
2.4型钢及钢板 5
2.5合理的钢筋用量 6
3 结构计算分析 6
3.1结构计算分析原则 6
3.2总信息调整参数 6
3.3计算结果调整和判断原则 7
4 荷载与作用 8
4.1重力荷载 8
4.2风荷载 9
5 基础设计 9
5.1基础设计方法 9
5.2天然基础 9
5.3桩基础 10
6 地下室设计 10
6.1方案设计要求 10
6.2 地下室设计要求 11
7 剪力墙设计 12
7.1剪力墙布置及尺寸确定原则 12
7.2剪力墙抗震等级及约束边缘构件配置范围的确定原则 12
8 柱设计 13
8.1 框架柱 13
8.2 框支柱 13
8.3 异形柱 14
9 梁板设计 14
9.1 梁设计 14
9.2 板设计 16
10 与其他专业的配合 17
10.1 建筑专业 17
10.2 给排水专业 18
10.3 空调专业 18
10.4 电专业 18
、
总则
1.0.1 为设计单位提供设计参考依据,使设计处于受控状态,提高设计质量,提高集团住宅品质。
1.0.2 当地若有特殊要求或习惯性做法,可按当地要求执行时,设计人员应及时以书面的形式向设计管理中心反馈。
1.0.3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中南房地产集团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地区的高层、小高层及多层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包括异形柱)、板柱-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包括短肢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包括短肢剪力墙)结构等。
1.0.4 结构设计应在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结构安全及耐久性要求前提下,按照最经济的原则进行全面控制造价,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结构在规划和单体方案阶段介入。
1.0.5 建筑构件,包括装饰构件,优先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出结构详图。如确需采用钢结构,需征得建设方同意,并出钢结构详图。对于大型玻璃幕墙、干挂石材等应由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设计。
1.0.6 严格控制设计进度,各项工作尽可能提前开展,防止出现前松后紧,影响设计质量。
1.0.7 对结构方案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优化,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坚持成本最优。应提交正式报告供业主确认。
1.0.8 设计中凡能进行定量分析的设计内容应通过计算,用数据说明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构件尺寸及配筋若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最小值。
1.0.9 分栋按基础、地下室、塔楼提供结构的混凝土单方折算厚度和钢材的每平方米含钢量,该指标必须低于中南成本限额要求。
1.0.10 较大的(需加强配筋)墙、梁、板预留孔洞及预埋套管应出定位图。
材料
混凝土
2.1.1 合理采用高性能、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如下:
受弯构件(梁、板)采用C25~C30;
受压构件(墙、柱)采用C30~C40;
高层建筑底层柱采用C50~C60;
2.1.2 大体积混凝土应合理选择原材料(如采用低热水泥加适量粉煤灰等)和配合比,尽量控制水泥用量,控制混凝土浇灌温度和采取其他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和减少混凝土干缩的有效措施,采用有效的保温保湿,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温度陡降不超过10℃,避免产生裂缝。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昼夜。
2.1.3 用于填充用的陶粒砼容重不大于1000kg/m3.
钢筋
2.2.1 合理采用高强度钢材。
梁采用HRB400级钢筋()fy=360N/mm2作为纵筋,箍筋宜选用HRB335级钢筋()fy=300N/mm2;
楼板采用HRB335级钢筋。大跨度板钢筋根据情况也可选择HRB400级钢。墙柱采用HRB335、HRB400级钢筋作为纵筋,箍筋宜用HRB335级钢筋。
2.2.2由裂缝宽度控制的构件采用HRB335级钢筋()作为受力钢筋。
2.2.3 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建(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砌体
2.3.1 砌体除特别说明外均不作承重用。地上部分外墙可采用砼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M5水泥混合砂浆;内墙(包括地下室)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M5水泥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U5。砂浆采用Mb5水泥石灰混合砂浆。
2.3.2 室外地坪以下采用灰砂砖,强度等级≥MU10。砂浆采用M7.5水泥砂浆。
2.3.3 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范围:地面(±0.00)以上的内外墙和地面以下的内隔墙(有特殊要求的墙体除外)。不能应用于:A 长期浸水或经常干湿交替的部位;B 受化学侵蚀的环境;C 砌块表面经常处于80℃以上的高温环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