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艺术展变成数字化 是颠覆还是无奈
当艺术展变成数字化 是颠覆还是无奈
21世纪也被称为数字时代。大到建筑设计,小到一条“朋友圈”的分享,数字手段的应用已经席卷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如今,“高大上”的数字技术也在艺术展览界扎下了新根,这对于实物展陈的传统而言,究竟是弥补遗憾的无奈之举,还是充满野心的有意颠覆?
中国论文网 /5/view-7061147.htm
看屏幕还是看原作
近日,一些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艺术展接踵而至。以“不朽的梵高”中国巡展为例,其在宣传效果上甚至有盖过传统实物艺术展的势头。然而,该展览即将于上海完成首秀并登陆北京之际,观众的观展热情却在明显降温。该展虽然宣传到位,成功地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但质疑声还是在开展后不久扑面而来。
引来争议的趋势
目前,“纪念梵高逝世125周年”无疑是全球的热点话题之一,而“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也在国内掀起一阵观展热潮。该展在35幅巨幕上播放了3000多幅和梵高有关的高清画面,通过35分钟的有序编排和交响配乐,旨在展现梵高短暂而璀璨的一生。据了解,该展开幕不久就在上海展区内迎来了客流高峰,但展出过后,观众的反响却是褒贬不一。
许多观众看完该展后纷纷“吐槽”――“冲着梵高的大名购票,可一件真迹没看到,票价还比去年同期的莫奈特展更贵,亏了”、“付钱看了半个多小时的PPT,满满的山寨感”、“美术生或艺术从业者就没必要看了”、“梵高的艺术这次被技术和商业玩坏了”等等。虽然也有观众认为“没差评说的那么失望,足以打动人”、“使用了新颖的观画模式,配乐恰到好处”、“相比单幅画品,处在这样一个环绕的空间,感觉更有气势”……但明显可见的是,“失望”目前还是成了其评论区的主调,不少观众在对梵高抒发热爱之情的同时,也表达出了这一数字化的梵高展让自己觉得难以接受。
其实,“数字化”并不是国内艺术展览界的生词。早在2010年,著名的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就曾与上海美术馆合办虚拟画展。和“不朽的梵高”一样,也是无原件、纯数字化的艺术展。此外,将数字呈现与艺术原作相结合的也大有“展”在。据悉,上海就将紧接着“不朽的梵高“陆续举办两场这类展览。作为第十七届中国上海艺术节的特别展,“乾隆号,下一个江南”跨媒体艺术展早前宣布将于9月7日在上海开幕,“国宝级乾隆文物将与新媒体科技、动漫美学创新结合”;而由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米罗制造――梦幻版画体验展”近日也宣布于10月底在上海展出,将“以亲身体验情境及互动的形式”,“呈现百余幅超现实主义大师米罗的精品佳作”。
“乾隆号”和“米罗制造”的展出效果我们目前不得而知,经历了“不朽的梵高”带来的失望后,观众或许不会再轻易掏腰包了。但从客观来看,“数字化”在当下艺术品的展陈设计中已经是愈发受重视并被频繁使用的手段。即使将面对更多的争议与质疑,数字化的艺术展还是在演变成一种新的展览趋势。
能否取代实物展
据了解,当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不能出国展出时,数字展是经常会使用的一种展陈方式。借助数字化手段,人们能在国内看到大洋彼岸的世界级艺术杰作,这样既省去了机票的花销,又无需从日常生活中抽出太多时间,何乐而不为呢?然而,数字化的观展体验真的能完全取代实物展吗?数字真的能做到完美再现艺术吗?
在大部分数字艺术展中,人们都能看到用来呈现艺术藏品图像的高清电子屏,从“不朽的梵高”中国巡展的展前宣传和展后效果可见,35幅电子屏正是其亮点所在。可以说,数字展通过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呈现了实物风貌,甚至能放大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细节,有的还会配以美术史家和评论家的作品解读,可以让普通观众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验,这些都毋庸置疑是数字艺术展的独特优势。但这还是无力让数字展取代实物展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不朽的梵高”的网络评论区,中国收藏杂志记者注意到,有看过该展的人士指出,电子屏的放大导致了梵高画作的失真,所谓的高清电子屏其实禁不起细看;也有人表示,虽然展馆内有供观众休息的椅凳,但当自己坐下来欣赏电子画作时,还是感觉到了明显的眼部不适,甚至没能坚持看完35分钟的放映。
针对数字梵高展招致的种种“抱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全国重点美术馆评审委员、《美术》杂志主编尚辉接受中国收藏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艺术品的原件无疑是任何高科技文明、数字技术都无法重新复制的,绘画作品更是如此。此外,如果仅仅依靠电子屏像播放幻灯片一样地播放梵高的画作,这种方式未免显得“太笨拙了”。他建议道:“其实荷兰的梵高博物馆并不大,我们完全可以把其原展厅的展出效果部分地模拟在国内的展览现场。如此一来,即使观众没有去过梵高博物馆,也能获得和走进梵高博物馆一样的观展感受”。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则表示,“不朽的梵高”毕竟是短期的数字艺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帆船男子激光级力量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doc
- 帆板队员的体能大周期训练计划设置探讨.doc
- 帝王们的重口味_1.doc
- 帝王家的海淘.doc
- 帝王蝶 金色森林金色的海.doc
- 带你看世如繁花.doc
- 带67本书去隐居.doc
- 带你走进世界各国阅兵式.doc
- 带你进入充满英伦风情的音乐世界.doc
- 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对比与分析.doc
- 2025年3D打印材料在智能家居产品制造中的创新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3D打印金属陶瓷材料在高温设备中的应用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5G赋能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防护与风险管理报告.docx
- 《互联网金融跨境监管合作机制研究:以跨境支付为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字素养培养与数字艺术教育融合的实践效果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3D打印材料在牙科修复领域的创新应用进展报告.docx
- 2025-2030年卫星通信在灾害预警与救援通信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5剧本杀沉浸式体验馆连锁化市场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5G时代工业互联网发展策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AI在智能穿戴设备行业的商业化应用与市场前景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doc VIP
- 工厂物料计划编制:流程、规范、4大编制方案.docx VIP
- 2025年预防接种技能竞赛预防接种管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YB-4001.1-2007钢格栅板及配套件-第1部分:钢格栅板(中文版).docx VIP
- 全国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训练题库及答案(传染病学基础154题).docx VIP
- 环氧树脂的吸水研究.doc VIP
- 全国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训练题库及答案冷链系统管理(89题).docx VIP
- 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与业务管理.pptx
- 闽楠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pdf VIP
- 全国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训练题库及答案(预防接种管理447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