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的味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悲观主义的味蕾

悲观主义的味蕾   年尾的工作开始忙碌起来,满满的工作计划让我对于吃越来越将就,味蕾开始生长出悲观主义的花朵。对于一个视觉与味觉都是来自处女座系星球的生物来说,每天不咸不淡的外卖工作餐对付的人生就像是一部拖沓的肥皂剧。 中国论文网 /3/view-7210866.htm   我想起毛姆的一句名言,“在英国如想吃得好,你必须一天吃三次早餐。”这句名言为英国食物最佳注脚。每当有人嘲笑英国东西难吃,都不能免俗地要引用一回。你要认真执行毛姆的餐单,一日三餐香肠,烟肉,鸡蛋,味蕾一定会得忧郁症。英国的料理一向被黑得体无完肤,暗黑料理之王的桂冠一直戴在土豆炸鱼上 ,曾经日不落的帝国为何没有在餐桌上叱咤一番?四面环海的英国只会将鱼类炸了,新鲜的贝壳类与深海鱼都出口去了法国,他们不理解法国佬怎么可能喜欢这些炸起来肉不厚,白水煮起来又太老的小怪物。   我对于炸鱼薯条真的是仅限于“路人”关系。英国其实并非是人们传说的美食荒岛。一大批的运动健将式的厨子已经彻底改写了英式美食史。如果你不是一个忙着建立帝国的水手或是征服大地的探险家,那么请自爱。炸薯条尽管会带你片刻的高潮,但是它就像一场速食爱情,饥渴的欲望之后,只剩一堆脂肪温暖寂寞的黑夜。   仰望星空时依然想念那碗鸡汤。我的味蕾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鉴于最近味觉处于忧郁期,便很想从其余感官系统来间接治疗一下,忧郁的时候你会听什么?曾经有位音乐家谢佛勒说过:“海顿和莫扎特,即使是他们最沉重的哀伤,也只不过皮肤那么一点深度而已。”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莫扎特最大的罪恶,莫过于他的音乐听起来永远那么快活愉悦,可是在浪漫主义的信念中,悲剧,哀伤才是真正迸发出人之所以为人的能量,也才符合艺术家孤独追求的精神,难怪他们认为莫扎特不懂哀伤。19世纪的人们创造了太多将莫扎特刻画成天使般神童的故事,想起莫扎特,好像眼前就浮现文艺复兴名画中爱神丘比特的模样,永远天真,永远抱着游戏的兴味。   我爱听第十号钢琴奏鸣曲,充满活力的音符带我去往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由于高超的艺术造诣而被神化了的拉斐尔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和他的画作一样,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   拉斐尔的一生虽然像莫扎特那样短促,两人的生平其实有许多相似之处。拉斐尔的“秀美”集中体现在圣母像上。他的圣母形似意大利蒙着花格头帽的农妇,举手投足间仍是贵族式的优雅――长时间浸淫在那种香浓软艳的氛围中的印记深刻入骨,轻易不能剔除。《花园里的圣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天国仙界的和平和安静。这恬静尤有特殊的作用,它把我们想象立刻摄引到另外一个境界中去,远离现实的天地,到一个为人类的热情所骚扰不及的世界。   作品在构图上,采用了等腰三角形,即圣母和耶稣,圣约翰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这种构图是全部人物形象显得既稳定,坚实,又自然。画中,小耶稣向圣母微笑,圣母向小耶稣微笑,但毫无强烈的表现,没有凡俗的感觉:这微笑不过是略略标明而已。孩子的脚放在母亲的脚上,表示亲切与信心;但这慈爱仅仅在一个幽微的动作中可以辨识。而背后的风景更加增加了全部的和谐。近处的花草,稍远一点的简单笔直的树,曲线柔和的远山和安静的小村落,以及天上飘着的轻盈的云。一切的一切都在表现一种柔美,一种和谐,当然也有明媚,因为所以的线条几乎都没有什么突兀,也没有过于尖锐的角度,都是优美的曲线,软软的,形成一组交错的线的形象。画面的变化只有树木,圣约翰的杖,天际的钟楼是垂直的,但也只是些隐晦的小节。构图是很天真的。圣约翰望着耶稣,耶稣望着圣母:这样,我们的注意自然会集中在圣母的脸上,圣母原来是这幅画的真正的题材。   这幅画表现了圣母的亲切、和蔼,赤子的纯洁可爱,对于母性的依恋,给人一种感受煦暖阳光普照的亲情。拉斐尔其实是借此表达了他对母爱的渴望。幼年失母,少年失父,精神孤儿的拉斐尔画圣母,潜意识便画成心目中的妈妈。圣母,是一剂创可贴,弥合了拉斐尔母爱缺席的遗憾。画圣母时拉斐尔满怀柔情,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以理想妈妈的形象来创造圣母的!因此,拉斐尔的圣母亲和力强,臻于完美。圣母是拉斐尔宣泄情感的一大渠道。正是这种纯粹个体的强烈体验,激唤阅画者广泛而悲悯性的共鸣。   一番五官神游之后,想起了三毛的一段文字,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一个太坏的局面。不自怜,不自卑,不怨叹,一日一日来,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味蕾,请记得我依然爱你。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