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苦难当成幸福一息尚存征帆不落 绝代芳华黄宗英.docVIP

把苦难当成幸福一息尚存征帆不落 绝代芳华黄宗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苦难当成幸福一息尚存征帆不落 绝代芳华黄宗英

把苦难当成幸福一息尚存征帆不落 绝代芳华黄宗英   自从2009年年底采访了著名艺术家、作家黄宗英之后,加之黄宗江黄老临去世前的嘱托,他的小妹也成了我的牵挂。后来有机会去上海,就一定要去华东医院心血管病房去看望她,逢年过节会给她打电话问候。结果近两年因为我照顾病重的老父亲,没能去上海,但是有电话联系。结果今年的10月15日,收到好友一条微信:“黄宗英去世。”当时我的心一惊,特别的后悔。因为我一直在想老父亲如有好转,就要去看她,还没来得及去,就接到了这样的消息,真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受。于是赶紧拨通了华东医院心血管病房的电话,询问具体情况。跟了她19年的保姆小姚惊讶地告诉我说:“哪里有的事,黄老师活得好着呢!”紧接着我与黄宗英有了微信联系,她语音告诉我:“红岩,我很好,没事!”说完自己就咯咯地笑了起来,这时我的心里才踏实下来,虚惊一场…… 中国论文网 /7/view-7207637.htm   黄宗氏四兄妹中唯一女性   黄宗英,被誉为影坛的才女,文苑的美人。她是大明星,是大作家,是影帝赵丹和大作家冯亦代的妻子,是大剧作家黄宗江的妹妹……她有着多重身份和无数的故事。如今已是90岁高龄的黄宗英,人们惊讶她依然是那样的美丽,笑容是那样的灿烂,说起话来甜润动听。她从十五岁起,没想当演员却当了演员,没想当作家却当了作家,她写文章没有规矩,随心所欲,不知她怎么开头就开了头,不知她怎么结尾就能结尾,看得引人入胜,如临其境,跟着她云游、一起喜怒哀乐。她无论演话剧、拍电影、写文章,都投入得肝脑涂地,艰难坎坷、风风雨雨几十载如戏若梦的经历,使她总把戏、梦、人生分不清、掰不开。她也则分不清就不分,掰不开就不掰。   黄宗英是享誉海内外黄宗氏四兄妹中的唯一女性,1925年7月13日生于北京,1941年到上海后,先是在话剧《蜕变》中代戏上场,后又因演出《甜姐儿》等青春剧,一下子走红上海滩。1947年开始从事电影表演。曾在影片《追》、《幸福狂想曲》、《街头巷尾》、《鸡鸣早看天》、《丽人行》、《乌鸦与麻雀》等经典影片中,出色地扮演了性格迥异的女性,至今令无数影迷难以忘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为孩子们祝福》、《家》、《聂耳》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上世纪60年代开始写作,深入农村生活写报告文学。当年,她在河北省宝坻县邢燕子队和铁姑娘队这两个全国知名的红旗队深入生活,写下了《小丫扛大旗》。同样是在宝坻县,黄宗英的又一篇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使侯隽的事迹不胫而走。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注下,侯隽成了与邢燕子比翼齐飞的一代知识青年的楷模。1978年后,先后有《大雁情》、《橘》、《美丽的眼睛》、《小木屋》等,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80年代以后,转向电视编导工作,同时参加演出了中日合拍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并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平凡的事业》。1995年又出版作品集《命运的分号》、《我们俩》、《纯爱》、《半山半水半书窗》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及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会员。还曾多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小小年纪整日做养家孝母梦   黄宗英出生在一个温馨而自在的家庭,父亲是总工程师。她说:童年,爸爸是影响我最大的人。爸爸,好爸爸!人家都叫他老师,他却是孩子们的朋友和奴仆。他早上九时上班,可天不亮就起来,笑眯眯看我们一个一个背着书包走出家门,才又去睡回头觉。他总是带我们去游泳、去看灯、去放风筝,还总爱“撺掇”着我们上树、爬墙,还让拿他当大马骑,并常年在戏园子里订包厢带全家看戏,孩子们在学校里开同乐会演戏、演讲、跳绳……爸爸都是最佳观众,按现在的话说叫“追孩族”。   父母从没说过一句让我们好好读书的话,却一个书库、一个书库地给我们买书:《万有文库》、《中学生文库》、《小朋友文库》……连描金漆绿题字的玻璃橱门的书架子也一起买回来。姐妹兄弟办起了“我们的图书馆”,还刻了章。那时我最喜欢整理书架,把书摊一地,慢悠悠、半懂不懂地一本一本地看来看去。大概就是从那时埋下了爱学习的种子。她告诉记者:那时没有更多的机会在学校里学习,但却记住了许多著名的唐诗宋词,有许多都是走在路上或是等车、等人的时间,就默默的背诵,至今她还能非常流利的背诵出《琵琶行》、《长恨歌》等长篇诗词,令人赞叹。   父亲早亡,家道中落,日子过得凄清,黄宗英小小的年纪便深谙世事,整日做着养家孝母供兄弟上学的梦。她梦着去当护士,母亲说当护士太苦了;她梦着去当文书,因为家里有英文打字机她会打,可人家嫌她小;梦见卖花,因为“小小姑娘清早起来,提着花篮上市场”的歌儿好听……自始至终却没做过当巨星、当文豪的梦。在她十来岁时,入冬课余要做五双棉鞋帮,织五副手套、袜子,还把五件毛衣拆旧更新加大。她的性格是,做什么事都很认真,分内的事必得做好,分外的、搭不上手的也尽力试着去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