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访华的历史公案_1.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因斯坦访华的历史公案_1

爱因斯坦访华的历史公案 中国论文网 /7/view-7141391.htm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1922年秋,爱因斯坦去日本讲学,事前应蔡元培之邀,答应从日本回来后,赴北京大学讲学两周,但后因种种原因,最终放弃。虽然爱因斯坦访日时两次路过上海,却未能实现原定在中国讲学两周的计划,实在是中国科学界一大憾了,爱因斯坦本人也认为“这于我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这件事情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爱因斯坦未践约北大讲学的这段历史公案,今天回忆起来依旧耐人寻味。   爱因斯坦接受“北大之约”   早在1920年冬,北京大学接到留德人士袁观澜的电报:“爱因斯坦博士有离德之意,或能来远东,愿招待否?”北京大学立即复电:“甚欢迎,惟条件如何?请函告。”1921年春,北大校长蔡元培赴欧美考察,行前与学生话别,并明确讲,他要聘请欧美教授名流来中国任教或讲学。3月13日蔡元培抵达柏林,16日偕夏浮筠专程拜访爱因斯坦,当面邀请他来中国演讲。遗憾的是,爱因斯坦婉拒了蔡元培的邀请,他表示自己已接受美国邀请,当年无法成行,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到中国一游。   但到了1922年春,爱因斯坦忽然又同意来华,因为他已接受在该年秋天去日本讲学的邀请,其间,可以拿出一定时间前来中国讲学。爱因斯坦通过中国驻德公使馆与北京大学联系,并问条件如何?北大立即回电说:“爱因斯坦来华讲演,甚欢迎。各校负担中国境内旅费,并致送酬金每月千元。”蔡元培明知爱因斯坦讲学两周,却开出以月计的酬金,可知其内心希望爱因斯坦在中国讲学能够达成。   不久,北大留德教授朱家骅转来爱因斯坦的一封信,爱因斯坦在信中说:“我感谢你的来信,并趁此机会通知你关于我来年秋天到东亚旅行的计划。我们上次的谈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提出的访华时间和其他事务冲突,并且所给的报酬太少,不够旅行之用。所以我暂时把访华一事作罢。现在的情况却与那时不同:日本人邀请我前往,报酬充裕,访日时间一共是四个星期,我如果再到北京访问两星期,便比较合适。虽然从权利来说,你们是先邀请我的,但是日本人先提出了优越的条件(除我和夫人的旅行费用,另给2000英镑的报酬),这似乎也是一种优先的权利。” 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11月20日)刊载关于相对论的演讲通告   接下去与爱因斯坦的联络工作由驻德使馆进行。1922年 6月下旬,北大接到驻德使馆寄来的照译爱因斯坦答复使馆的信函:“很愿意在今年冬季到贵国北京大学演讲,时间限制在两个星期。关于酬金一事,本可遵照来函所开列的条款来办,但是近来接到美洲各大学的邀请函,所提供的酬金却比贵国高,若对于来函所开列的条款不加修改,恐怕有不适当之处。现打算将有关条款略加修改,开列如下,请你们考虑:(一)将酬金1000大洋改为1000美金;(二)东京到北京、北京到香港的旅行,及在北京饭店的开销,均按我和夫人两人来计算。这次修改条款,实在是不得已,敬请谅解。”   当时北大财政拮据,爱因斯坦一千元美金的开价是个天文数字。北大原提出的酬金一千元华币,已相当于当时大学教授月薪的3倍以上,现在换成美金,蔡元培确实感到“真不知往何处筹措”。蔡元培动员各方筹集资金,为此,他还携带爱因斯坦的信件赶到山东与梁启超商量,获得主办讲学社的梁启超的支持,并承诺讲学社“可以承担一半的费用”。蔡元培于是给中国驻德使馆回电:条件照办,请代为订约。1922年8月,北大接到驻德使馆信函,说一切都已谈妥,爱因斯坦将于1923年元旦抵达北京。   爱因斯坦过境上海   1922年3月,爱因斯坦接受日本“改造社”的邀请到日本讲学。10月,他偕夫人爱尔莎从柏林启程,取道印度,于11月抵达香港后,改乘日本“北野丸”来上海。11月13日上午10时,轮船驶进汇山码头,爱因斯坦夫妇受到中国学术界人士以及日本“改造社”代表、德国领事、旅沪犹太人等的热烈欢迎。爱因斯坦只是路过上海,只有一日停留。有报道这样描述他:“一个相貌和蔼的绅士,看起来更像一位乡村牧师,而不像是发展了颠覆世界的理论而且从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手中得到诺贝尔奖的人。”   当天中午,主人在上海的“一品香”餐馆设宴招待爱因斯坦夫妇。下午,客人观赏了昆剧,接着又游览了老城隍庙(豫园)和上海主要街道。据当时的报道,当爱因斯坦在南京路被认出的时候,狂热的青年学生们高呼“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众人把他高抬起来,以能触摸到爱因斯坦的身体为荣。晚上,著名书画家王震在家中设宴招待爱因斯坦夫妇。参加宴会作陪的有上海大学校长于右任、《大公报》经理曹谷冰以及张季鸾、张君劢教授等人。王震请爱因斯坦欣赏了他所收藏的金石书画文物,爱因斯坦对中国的字画十分欣赏。   宴会上,大家多次请爱因斯坦介绍一下他的相对论,但他以长途旅行、没有很好休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