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学年上学期番禺区六校教育教学联合体10月九年级物理
学科抽测试题(问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五大题23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1、下图1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图2
2、机场安检过程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 )
A. 相互之间存在斥力 B. 一直做无规则运动
C. 相互之问存在引力 D. 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3、水电站发电时,水从高处向下冲击水轮机的叶轮,转动的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顺序为( )
A.势能一一一一D.动能一势能一电能4、如图2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
B.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水蒸气对外做功,温度升高
D.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5、为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小明用两相同的装置装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其中两电热器规格均为“220V,440W”,若实验时均正常工作,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 )
物??质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甲液体 20 5 45 乙液体 20 5 68
A.甲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B.乙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C.甲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D.乙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含有的热量多
B.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集中供暖采用热水循环,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7、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
8、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滑下滑梯 B.弯折铁丝 C. 做功冲程 D. 压缩点火
9、如图4所示为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 )
10、下列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B.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有自由的电子
C.绝缘体也能带电
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11、如图5是玩具汽车的电路图,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与灯泡是串联的
B.电动机与灯泡是并联的
C.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
D.开关S2控制整个电路
12、《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下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第Ⅱ卷 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作图题3分,共25分)
13、不断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铁丝的内能的;我们通常把烧红的铁丝放入水中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性质.
14、图6中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有 、 ,属于绝缘体的有 、 。
15、如图7所示,是一种新型节能路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其中太阳能电池板将 能转化为 能;小风扇相当于发电机,将 能转化为 能;
16、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