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检测教学案
主备人 李荣建 审核 备课组 班级 姓名 时间 编号
课题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做出在一些尖端科技上取得突破的战略决策是出于 ( )
①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加强国防的需要 ③打破核垄断 ④建立霸权的需要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观察图片,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②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C.图③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D.图④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下列关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科学和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双百”方针的提出②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广大科技和文艺工作者的努力④政治运动的开展和“文革”的进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是在“双百”方针的感召下回国的
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①③ B.②④C.②④ D.①②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文化领域生机勃勃。这是因为我党 ( )A.制定了“星火计划”B.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C.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D.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6.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在世界领先
7.2007年10月24日,中国探索器——“嫦娥一号”成功升入太空,中国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中国的航天史又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中国迈入航天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5号发射成功
8.“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 D.原子能、原子弹
9.方寸烟标可以见证航天历史,下面三枚烟标告诉我们(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
C.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火箭发射成功
10.阅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 )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B.“神舟”5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1.下图是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回的数据所合成的月球照片,这次探月工程是在我国建国初“两弹一星”战略发展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两弹一星”中什么的发展对探月工程来说极为重要( )
①原子弹 ②导弹 ③氢弹 ④人造卫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如此赞誉一位世界名人: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所赞誉的是( )
A.黄道婆 B.袁隆平C.爱迪生 D.达尔文
13.中国的农民说,吃饭靠“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这分别体现了两人哪方面的成就( )
A.解放思想、杂交水稻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杂交水稻
C.改革开放、勤俭节约D.一国两制、转基因技术
14.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全国人民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科技有利于( )
A.提高蔬菜产量 B.增加农民收入C.提高粮食产量 D.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16.(2010·江苏淮阴统考)下图是毛泽东的题词,该题词提出的特定历史背景是( )
A.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展开
C.“文革”结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