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动宾搭配教学应用研究_new_new教案讲解.docx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动宾搭配教学应用研究_new_new教案讲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动宾搭配教学应用研究 ―以日本汉语学习者为例― 李 佳 (大阪大学?院) 要旨 本研究では、一文中において「動詞-目的語」という関係にある共起表現を取り上げ、その指導方法として、動詞及び動詞と共起する語とからなる共起表現を複数例示し、共起する語の共通点を考えさせることでそのカテゴリー化を促し、動詞の意味と共起関係の理解を図る指導方法(有提示加工法)を考案した。その「有提示加工法」を、提示した個々の共起表現を覚えさせる方法(無提示加工法)と比べる実験を行い、有効性を検証した。実験では、二つの方法で動詞の学習の後、ポストテストとして短文の共起現象部分の正誤判断問題をさせ、アンケート調査も行った。テストでは、「有提示加工法」は「無提示加工法」より成績が良く、効果が証明された。効果の要因として、共起する語のカテゴリーや母語との相違への気付きが挙げられた。 关键词:动宾搭配指导 认知心理学 范畴化 加工水平说 0.引言 很多汉语学习者在会话时,会出现“热爱看书”、“说故事”等虽然语法正确,但汉语母语者却不使用的、不自然的表现。Pawley and Syder(1983)中提到,母语者之所以能流利地使用自己的母语,并非利用语法,而是因为在记忆中储存了大量的单词与单词的搭配。因此,词语搭配在语言习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语言学界很早就重视搭配研究,张寿康(1985)认为词在语言运动中是一种磁性体,词同哪些词可以相互吸引,产生搭配关系; 同哪些词语相排斥,不能产生搭配关系,这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二语词语搭配知识的有效习得和记忆就成为二语学习的难题之一。如何解决二语教学中对词语搭配的准确掌握和记忆也一直是研究者们积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1.词语搭配学习的认知心理学理据 词语搭配研究在中国国内起步不久,前期的研究多是通过调查对词语搭配学习及其结果进行描述,比如词语搭配的语法方面、词语搭配的语用方面以及词语搭配与翻译、词语搭配与外语教学等,此领域尚有许多方面需要探索。 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人脑内部的认知过程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及其规律,着力探寻人脑记忆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语言学习无疑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词语搭配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外显的学习方式能够把学习者的注意力有意识地集中到词语搭配上,调动更多的认知资源,对词语搭配进行深度加工。学习者通过复述、联系、范畴化系统化等策略把搭配后的短语进行组织编码,使之更有意义,并和以往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从而使之进入长时记忆之中。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对词语搭配习得的心理过程进行理论解释的同时,依据理论实施了应用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以期增加对词语搭配习得的多视角理解。 1.1 加工水平说与词语搭配学习 Craik和Lockhart(1972)提出的加工水平说为我们进行各种词汇记忆法的分类与比较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这个学说,信息的保持依赖于信息加工的水平。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表浅的感觉分析涉及刺激的视觉或听觉特性,而在较深的、语义水平上得到加工的刺激,涉及意义的提取,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加工的深度愈深,记忆痕迹则愈持久。 Craik和Tulving(1975)扩充了加工水平说,他们认为精细化(elaboration),即在某一认知水平上对信息的进一步加工,能够增进对信息的提取。每个认知水平上都会出现精细化的情况。在感觉水平上经历了精细化的记忆痕迹,必定还有视觉的或听觉的加工。例如,当我们特别留意一个单词的语音特征(像它的元音和辅音)时,在感觉水平上就出现了精细化的情况。当我们用指定的单词回答问题时(回答必须是有意义的),就会出现语义的精细化(Perry,1982)。“信息的保持关键依赖于编码方式的实质——最少量的语义分析,其记忆效果都会好于精细的结构分析”(Craik and Tulving ,1975: 291)。可见,我们是否有意识地去记忆某事物对记忆效果影响不大,真正有影响的是我们的编码方式。当我们感知、思考和行动时,编码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编码方式决定记忆效果。 在二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注意所输入语言材料的意义,还会注意到“差异”,即注意母语者的语言形式和学习者自己典型使用的语言形式(interlanguage)之间的区别。有研究显示,汉语学习较为成功的外国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即使在他们主要精力用于理解阅读内容的时候,他们仍然会有意识地注意词语的搭配、尤其是注意他们认为重要、有用、值得学习的搭配。他们经常有意识地努力记忆词语搭配,并且通过试验性的应用来学习如何在他们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中正确运用这些搭配。学生学习和记忆词语搭配的这些具体做法实际上都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