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词解释和论述题一类的和之前的一份资料基本相同。这份是整理前的,看上去内容多一点,其实是为了方便理解,真正答题的时候大家踩点回答(每一小点的第一句,或者说是重点,稍微提一下)就行啦~填空题部分在最后,是整理出来的一些关键词~】
初唐四杰
① 《旧唐书·文苑传》载: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扬卢骆,亦号“四杰”,他们在初唐文坛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王扬卢骆都生活在高宗、武后朝,才俊志雄而仕途淹蹇,是他们共同的身世特点。
②四杰有着相似的审美追求。提出诗歌革新主张。首先,四人都反对绮靡的文风,追求刚健的骨气。其次,他们在理论上都强调文学的经世教化作用。主张诗歌内容要有社会性,现实性。
③四杰的诗歌体裁包括边塞诗,羁旅诗,牢骚诗,咏史、咏物诗。题材已经拓宽。“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
④他们诗歌创作的另一成就是转变初唐诗风,主张诗歌应刚健有力,清新明朗。“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
⑤完善绝律,发展歌行,是四杰诗歌的又一重要成就。王、杨擅长歌体,能寓散于偶,运用虚词,化滞重为流走,为绝律的定型做出贡献,被奉为律体的“正始”;卢、骆工于歌行,对六朝宫体从题材到形式都作了改造。他们的七言古诗被称为“四杰体”或“初唐体”。
⑥四杰的骈文,用典逞博,词藻求丽,犹有六朝旧习。而措辞熨帖,属对自然,境界开阔,气势充沛,兼有纵横和辞赋家文之长,又具有新的时代特色。
上官体
①上官体是指初唐宫廷诗人上官仪所创作的诗歌的特点。
②上官仪诗多应制奉和、与宴咏物之作,内容贫乏空洞,而华丽精工,如“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咏雪应制》)是典型的所谓“上官体”,以“绮错婉媚”为其特色,实为六朝余风。这样的诗尽管能风行当时,却无艺术生命力。
③上官仪总结了六对,八对之说,在探讨律诗形式,丰富对仗的表现手法上有所贡献。
沈宋
①初唐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合称“沈宋”。作为御用文人,他们多应制之作,内容不外乎颂圣颂瑞,词气卑弱,而艺术刻画精丽,声调宛转,在应制诗中算上乘之作。
②他们还在贬中创作了不少思乡怀亲诗,借景抒情,宛曲达意,影响了杜甫和柳宗元。以及思妇闺怨诗。
③沈宋在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定型和完善律体。律体在他们之前,如四杰所作,犹多失粘失对。而他们加以规范,从永明体的强调四声,发展为区别平仄;由消极的回忌声病,探究出平仄规律;由只讲一句一联的音节,发展为全篇平仄粘对,中间两联对仗,遂使律诗臻于完善。在律诗的样式方面,他们对七律,排律等形式多有探索实践。
④沈宋相比,宋人品更为底下,而诗歌成就却在沈之上。沈擅长七律,宋则擅长五律和排律。
边塞诗派
①以边塞题材入诗,古已有之。而边塞诗创作蔚成风尚,形成流派,则在盛唐。
②盛唐的边塞诗人,大多有从军入幕的戎马经历,均擅长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体裁,表达请缨杀敌、报国立功的豪情,描写边塞的艰苦生活和奇异的风光,抒发缭绕不尽的相思边愁,揭露军中矛盾,反映少数民族风土人情,表现民族融合。他们的作品不仅有思想意义,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他们的诗歌兼容了建安风骨和秾丽哀怨的齐梁笔致,形成慷慨壮丽的风格,洋溢着奋发的时代精神,成为盛唐诗坛的一大流派。
③边塞诗派诗人主要包括高适、岑参、王昌龄等。高适的诗歌沉雄悲壮,边塞诗洋溢着高昂的爱国热情,充满着慷慨奋发的时代气息,抒发了他报国立功的志向。岑参的诗歌新奇、峭丽,描绘西域雄奇壮丽的风光表现西域风土人情,反映胡汉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歌颂大唐赫赫军威。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边塞诗除歌颂将士爱国之情外,揭露军中矛盾,反映戍卒边思,同情其不幸遭遇。此外,王之涣,李颀,崔颢等也是盛唐重要的边塞诗人。
山水田园诗派
①六朝的谢灵运、谢朓以山水诗著称,陶渊明以田园诗名世,盛唐诗人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以孟浩然、王维、储光羲、祖詠等一批诗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②王、孟等山水诗人政治上有过建功立业的抱负,钦慕贤相张九龄,由于仕途受挫或不满现实,而半官半隐,漫游山水;或辞官归乡,躬耕田园。他们虽无明确的共同的文学主张,但相互之间长作山水田园诗酬唱切磋,形成了远绍陶渊明、近学张九龄、清淡自然的流派特色,在创造情景交融、物我契合意境,发掘和开拓绚丽多姿的自然美方面作出了贡献。
③孟浩然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诗歌内容较为单薄,多描绘田园山水。他的山水诗,善于选取孤夜、疏雨、古木、风泉、幽壑、松月、寒钟、孤琴等景物,融入旅思、乡恋、客愁、友情,表现一种幽远凄清的意境,形成他山水诗清幽淡雅的风格。王维的田园诗,以“淡雅幽远”为主要风格,有隐士特色,多闲适情调。山水诗有的描写高山大河而气势宏大、意境开阔;有的以幽静、空灵、凄清的意境,表现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