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指导初中生赏析古诗词
漾濞一中初中部 马从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赏析古诗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常用以下方法。?
一、?诗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融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读出感情,了解诗歌大意是基础,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把握和处理好诗歌的情感。在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不主张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文本,这将会使学生感到很枯燥,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我的做法是让学生结合注释和有关工具书,了解诗歌大意就行,教师只做考查。在考查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去读诗。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让教师或学生说出现代文,而让被考查者说出原文。或者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比如,在教授《钱塘湖春行》一诗时,我就设计了以下问题:“这首诗是写春天的。除了题目中有所反映以外,你还能从什么地方发现?作者是在春天的什么时候去踏春的?你何以见得呢?”这些问题的设置,既能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又能引导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读诗,真是一举两得。
二、多角度把握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情感。
(一)注意题目。
古诗词中有的题目交代写作缘由,概括诗词的内容,甚至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交代写作缘由。
杜甫的《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都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到暮,并由望岳想到将来登岳。诗的内容大致就由题目上分析出来。
李白的《行路难》,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里一个“难”字,一个“喜”字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并分析题目。
(二)关注背景资料和课下注释。
背景资料包括时代状况,人文地理,作者思想,生活经历等,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造风格以及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比如同为边塞诗,唐代国力强盛,虽有边塞环境的恶劣,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保卫国家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昂;而国力衰败的宋朝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教师应该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作出选择。
例如,在教授《观沧海》一诗时,可以让学生找有关曹操的资料。通过学生的搜集,不难发现曹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以及曹操此次北征乌桓是在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之后,作者有着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志向。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不难体会出诗中所体现的曹操的博大胸襟,自然也能读出曹诗的慷慨悲壮。
编者为降低理解的难度,会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在课下注释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课下注释的好习惯。
(三)赏析诗词中具有特殊表现力的词。
赏析具有表现力的词就是通常所说的“炼字”,古诗词中以动词和形容词的表现力最强,动词的准确使用能准确形象地表现特点,形容词不仅可以可以从形、声、色等方面使形象栩栩如生,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教学中可指导学生从1、理解该词在句子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改字放入原句中具体描述景象。3、点明改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来赏析。
例如杜甫《望岳》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称道,“割”字表现了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泰山隐天蔽日的形象。“小”在诗中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从侧面衬托出泰山巍然高耸,而且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的雄心与气概。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金”“紫”“红”“黄”等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作者简直就是一位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调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
(四)归纳古诗词的题材和情感类别。
初中阶段常见的古诗词题材有送别诗,田园诗,边塞诗,爱国诗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并训练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该诗词题材和情感的类别。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有的诗词抒发激励劝勉,格调积极开朗。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了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和无限惆怅的心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抒发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诚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社Unipus】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U6课件_AE2.pptx VIP
- 人教新起点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2 lesson1课件.ppt VIP
- 脊柱常见病的介绍.pptx
- 英格索兰空压机操作培训.ppt VIP
- 机电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docx VIP
- 【外研社Unipus】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U1课件_AE1.pptx VIP
- 报价单范本完整版.doc VIP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小升初暑假衔接:七上Starter Unit 2 Keep Tidy! 讲义(学生版+教师版).docx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听力音频.docx
- XS9922B芯片用户指南_V1.3-海格.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