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ersonality第四章
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模型
4?1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人格模型——正视并建设性满足自己的人
4?2 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人格模型 ——个体化的人
4?3 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人格模型 ——具有社会兴趣的人
4?4 弗洛姆Erich Fromm的人格模型 ——生产性的人
4?5 艾里克森Erik Erikson的人格模型 ——具备自我同一性的人
引子:
教学录像片——《潮流王子》(30分钟)
关键词术语:利比多(libido)、一仆三主、弗氏人格结构心理结构、谈话疗法(或“扫烟囱法”)、自我防御机制、集体无意识、补偿、合作能力、爱的能力、自我同一性
4(1弗洛伊德的人格模型
——正视并建设性满足自己的人
一、S·弗洛伊德的生平和贡献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是捷克出生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经商,但收入一般。母亲尤其疼爱他并坚信自己这个长子能成为伟人。
在维也纳大学学医,获博士学位后,去德国、法国继续深造关于人的精神世界。回到奥地利开业做了私人精神病医生。
与同事布洛尔大夫的安娜个案中探讨了“谈话疗法”或“扫烟囱法”。
1895年布洛尔与弗洛伊德合作,出版了《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立刻遭到指责和攻击,被维也纳医学会除名。之后布洛尔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弗洛伊德的理论使人类的自尊受到第三次打击。
弗洛伊德的伟大不在于他的发现本身(例如对梦的解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是许多医生因为害怕“神秘主义”和“非科学”的帽子而不敢继续深入自己的研究。
其实,与他同时代的精神科医生中不止一人注意到“性”在精神病成因中的作用,但当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而遭到批评时,就立刻选择了沉默与放弃。弗洛伊德则不然,他不仅发现而且忠实地捍卫自己的发现,面对指责,他还是把精力投入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学说之中。
精神分析学说确实有需要修正和完善的地方,但它开创了心理治疗的先河,使无数精神病和心理疾病患者从中受益。不仅如此,继精神分析治疗学派之后的几大学派(行为、人本、特质、认知),都得益于弗洛伊德的思路。
在实践中,弗洛伊德又发现梦的重要性,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
弗洛伊德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20世纪60年代一些科学家对梦境做了许多试验。
弗洛伊德以性力(利比多libido)为支点,建立起他的庞大的精神分析学说体系。代表作是1910年发表的《精神分析引论》和1900年的《梦的解析》被称作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两本巨著。
弗洛伊德学说中最主要的贡献便是他的人格观、发展观和心理治疗观。
从此开创了用心理治疗法治疗精神疾病的先河。
二、心理结构与人格结构
1 、心理结构
(1)意识(consciousness)
(2)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
(3)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
2、人格结构
(1)本我(id)
(2)自我(ego)
(3)超我(superego)
一仆三主:一仆为自我。三主:一是外界环境,二是本我,三是超我。
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图示:
M?伯格——人格结构,1997
三、自我的适应
——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消除或缓解焦虑的策略)
压抑、替代、认同作用、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退行作用、升华、去圣化……
四、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观
1、健康与不健康是一个连续谱
2、实现心理健康
(1)学会正视并接纳自己;(2)学会爱;(3)学会工作
五 、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
《梦的解析》(1900;大陆中译本张燕云译,1987)
《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 (1901;中译本林克明译,1986)
《精神分析引论》 (1922/1917;中译本高觉敷译,1984/1930)
《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 (1960/1921)
《自我与本我》 (1962/1923)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1936/1933;中译本高觉敷译,1987)
4(2荣格的人格模型——个体化的人
一、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介绍
荣格(1875-1961年),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出身于瑞士边界的一个乡村。父亲是牧师,家族中有7个牧师。
由于广泛涉猎,荣格一度从一个胆小羞怯、充满不安全感的孩子变作一个开朗、自信的少年。他开始鼓足勇气与同学交流,向同学介绍他读过的书。然而却遭到同学的讽刺和敌意,不仅被同学甚至还被一些老师当成了好吹牛的人。
他发现“精神病学才是我唯一的目标”。
1907年,他与弗洛伊德相遇,并且深受弗洛伊德的赏识。
几年后,荣格开始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产生质疑。他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