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行器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发射方案分析 五、筒式发射方式 1. 筒式发射的特点 可避免碰撞和划伤; 可减小生锈、发霉、失效程度,延长导弹寿命; 可大大减小电磁干扰对导弹的作用,有利于弹上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和火工品的安全设计; 发射筒内的适配器可减缓运输过程中导弹的振动。 §2.4 发射方案分析 五、筒式发射方式 2. 筒弹组合设计问题 发射筒既是导弹运输、存放的容器,又是导弹发射的定向装置,密封是其基本要求,筒内气体超压值一般不大于50 kPa; 导弹靠两三个滑块与发射筒导轨配合,滑块离轨有两种方式:同时离轨和不同时离轨,设计上应避免导弹与发射筒产生碰撞; 导弹的电气测试与发射实施均在筒-弹组合状态下进行,发射筒电路应保证导弹测试与发射功能的实现; 导弹发射飞离密闭的发射筒有两种方案:一是火工品,另一种是采用易碎盖。 §2.4 发射方案分析 五、筒式发射方式 3. 筒式发射动力学 导弹在滑轨段的运动位置、速度、过载等的计算与倾斜发射相同。 导弹离轨到导弹尾部离开发射架期间的重力下沉可按下式计算 Δh —导弹重力下沉量 s1 —滑块在导轨上的滑行距离 L —前滑块到导弹尾部距离 nx —导弹的轴向过载 当需要研究导弹离轨的姿态参数时,就要研究推力偏心、质量偏心、导轨对滑块的摩擦力、发射架振动、导轨几何形状弯曲等因素。 §2.4 发射方案分析 六、活动平台发射 1. 活动平台的特点 是指从载机或舰艇活动平台上发射导弹。 导弹运动特性取决于载机或载舰的运动状态; 导弹的发射离轨参数,如速度、姿态角、姿 态角速度等均与载机或载舰的运动特性有关; 舰上倾斜发射的导弹,存在禁射方位, 在允许射击方位也存在最低允许射角, 需进行安全射界分析。 §2.4 发射方案分析 六、活动平台发射 2. 活动平台发射动力学 导弹的绝对离轨速度va为 vr —相对离轨速度 vJ —由舰艇航速产生的牵连速度 vωJ —由舰艇摇摆产生的牵连速度 vJSC —由舰艇升沉产生的牵连速度 绝对离轨速度在地面坐标系的分量为 —舰艇摇摆角速度 —由摇摆中心到导弹离轨时质心的矢径 §2.4 发射方案分析 六、活动平台发射 2. 活动平台发射动力学 1.离轨时导弹的姿态角由下式导出 3.导弹离轨角速度ω为 2.导弹离轨时 §2.4 发射方案分析 六、活动平台发射 3. 安全射界设计 安全射界是指在不同的射击方向上允许的导弹最小发射角。影响导弹安全射界的因素包括: 发射装置在载舰上的位置; 载舰上层建筑各设备尺寸及位置; 弹体结构、发动机制造几何偏差; 目标运动参数; 发射架运动规律; 载舰行进、摇摆、升沉特性; 风速、风向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导弹性能 确定飞行速度范围、飞行时间、射程、高度等参数 导出推进剂质量 导弹的外形设计和质量估算 确定导弹起飞质量和发动机推力曲线等主要设计参数。 确定速度特性 2、速度 速度特性:导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及速度特征量(最大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和速度比等)。 速度特性是导弹初步设计依据之一。 确定方法:按导弹类型不同可由战术技术要求规定,也可由射程、目标特性、导引方法、突防能力等确定。 影响因素: (1)突防能力 敌方反击时间就越少,突防能力增强 导弹速度的增大 阻力将呈平方地增加,质量增大。 (2)制导系统要求 采用自动导引头,则导弹速度越大,跟踪目标的视角越小,导引头就越易保证跟踪目标。 采用目视( )或电视( )制导系统,则因操纵手要有一定的时间迟缓,故要求弹速度不能太大。 §2.3 导弹性能 (3)截击时间及二次攻击能力 要求导弹速度较大。 (4)机动性 导弹的飞行速度与可用过载成正比。 (5)接近目标时引信要求 导弹速度应有一定大小。如,接近目标时导弹与目标的相对速度应大于200m/s。 (6)导弹的射程和起飞质量 在较小的起飞质量和外廓尺寸条件下获得最大射程,是设计师们所追求的目标。 (7)气动加热限制 气动热流随Ma数增加,成幂次方增加,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时气动加热变得非常严重,对导弹结构有很大影响。 §2.3 导弹性能 3、高度 飞行中的导弹与某一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