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毕业论文.doc

庆阳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庆阳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关键词:庆阳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庆阳市的自然地理概况与农业发展现状 自然地理概况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约2.71×104km2,人口2.61×106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为885~2089m。地形分为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部黄土低山丘陵区山、川、塬、沟、丘陵交错分布,地形破碎。现有耕地6.55×105hm2(包括轮歇地),人均耕地0.26hm2。其中山地3.73×105hm2,占耕地总面积57%,塬地2.42×105hm2占耕地总面积37%川地3.93×104hm2,占耕地总面积6%[1]该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10℃,无霜期140~180d年日照2250~2600h年平均降水量300~600mm,多集中在7~9月,地面年均蒸发量为520mm。市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等5条河流,较大的支流有27条。河川年径流量1.45×109m3,其中入境水6.9×108m3,自产水7.5×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92m3。全市地下水静储量约4.34×109m3,动储3.71×107m3[2]。庆阳市也是全国最好的苹果生长带,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种植基地。 庆阳市农业发展现状 庆阳市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也较发达,属雨养农业旱作区,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然而其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破碎,土壤相对贫瘠,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少,且降水时空和区域分配不均,6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9月份,与农作物播种、生长同期相错位,农作物出苗、拔节、灌浆的关键阶段往往是最干旱的时期,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不断加剧。加之庆阳市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生态环境失调、土壤养分流失、有机质含量缺乏,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粗放,造成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此外,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水平低,产业开发重点不突出,经济效益低,致使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庆阳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庆阳市地形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环保意识淡薄,人们单纯的认为农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农副产品、解决吃穿问题,因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环境失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污染等现象日趋严重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之农药、化肥、地膜等大量使用,造成污染,农业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严重短缺,利用率低 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区,年平均降雨量为300~600mm,是甘肃省最缺水的地区之一。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7~9月份,50%降水以暴雨洪水形式出现由于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备,大部分降水以径流形式流失,利用率低,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5。加之河流来水量少,在供水不足的情况下又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土地荒漠化加剧。近年来,庆阳市通过兴修水利,积极推广集雨灌溉等技术来改善水资源匮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差,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的这一状况。该市水资源严重短缺而且利用率不高,因缺水常造成干旱化程度加剧,严重等,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 土地资源利用不当,水土流失严重 庆阳市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较好,但是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由于该市植被覆盖率低,人们长期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风现象严重,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农、林、牧比例严重失调,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同时未能正确处理好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致使农业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使农业生产处于被动的恶性循环之中,农村经济发展缓慢[5]。 农业环境污染的加重,耕地利用率下降 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工矿企业废弃物的随意排放,畜禽粪便及生活垃圾的随地堆积和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污染。另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耕地的随意占用,以及人们不断的修建住宅和传统的土葬法等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人们长期对耕地重用轻养,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有机质的不断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每况愈下影响生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6]。 管理体制欠缺, 近年来,庆阳市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投入少,机械化程度低,并且由于资金投入过少或不到位,致使农业科学技术落后,农业新品种的研发周期极长,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非常缓慢,,也因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使其经营分散,加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低下,生产规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绿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