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教案分析.pptVIP

第八章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教案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 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概述 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European Revolution of 1848)(1848—1849年),是欧洲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它主要发生在法兰西、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这次革命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经济、政治和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其任务是推翻封建制度,扫荡封建残余,消除异族压迫,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当然,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因而各国具体的革命任务也不相同 。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入到革命当中,并给予各国工人以指导,革命失败后认真总结了这次革命的经验教训。 重点和难点 重点: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特点和历史意义,1848年欧洲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贡献。 难点:关于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 。 第八章 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 第一节 一八四八年法国革命 第二节 一八四八年德意志革命 第三节 东欧和南欧的民族运动 第四节 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的意义 第一节 一八四八年法国革命 一、巴黎二月革命和临时政府 二、制宪会议召开和巴黎六月起义 三、路易·波拿巴政变 一、巴黎二月革命和临时政府 (一)巴黎二月革命 (二)临时政府的成立 (一)巴黎二月革命 革命前,七月王朝统治着法国,它代表着金融贵族的政权。七月王朝的专横统治已成为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建立共和国成为各派政治力量共同追求的政治目标;宴会运动。 1848年2月22日,巴黎工人和人民群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23日,和平示威转变为武装起义。24日晨,工人和革命群众占领了巴黎所有的兵营和武器库,并向杜伊勒里宫进攻。国王路易·菲利浦(1830-1848在位)见大势已去,仓惶逃往英国 。 (二)临时政府的成立 资产阶级独占了胜利果实。2月24日晚组成了临时政府。由11人组成。这是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府。 临时政府被迫于2月25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基本上实现了宴会运动期间所提出的各项要求。 卢森堡会员会的成立;临时政府开办国家工厂。这是一箭双雕的措施。 二、制宪会议召开和巴黎六月起义 1、制宪会议召开 1848年5月,制宪议会开幕。资产阶级共和派按法定程序掌握了国家政权。 2、巴黎六月起义 巴黎二月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为了对付无产阶级,下令解散“国家工场”,把工场中的工人编入军队或赶到外省做苦工,巴黎无产阶级被迫举行了六月起义(1848年6月22—26日),起义者提出:“不能为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打倒人剥削人的制度!”的口号。结果六月起义被镇压。这次起义是近代史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第一次真正的阶级搏斗。 三、路易·波拿巴政变 1、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 1848年11月12日,制宪议会公布了宪法,即《1848年宪法》。12月10日举行总统选举,路易·拿破仑·波拿巴 (1808—1873)当选总统 。 2、路易·波拿巴政变与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1年12月1日夜,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 翌年1月14日颁布宪法,加强总统权力,削弱议会的立法权。1852年11月 7日,元老院颁布法令建议恢复帝制。随即举行公民投票,绝大多数表示赞成。1852年12月2日,宣布恢复帝国,波拿巴即皇帝位,称拿破仑三世,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 。 第二节 一八四八年德意志革命 一、德意志各邦的三月革命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三、普鲁士反革命政变和奥地利革命的失败 四、法兰克福议会和护宪运动 一、德意志各邦的三月革命 (一)革命的背景 (二)德意志各邦的革命 (一)革命的背景 革命前夕,德意志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邦联国家,由35个邦和 4个自由市组成。分裂状态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 革命任务是:消灭封建割据,实现国家在资本主义道路上的统一。 (二)德意志各邦的革命 西南各邦革命:在巴黎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南德的巴登公国首先发难,迅速波及德国西部和西南诸邦,相继成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派内阁政府。 柏林三月革命 : 奥地利革命 柏林三月革命 3月13—16日,普鲁士首都柏林的工人、市民和大学生连续举行示威游行,并同政府军展开战斗。 18日晨,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1840—1861在位)为缓和群众的反抗情绪,颁布了取消书报检查和尽快召开制宪议会的命令。但这并没有满足群众的要求,他们在王宫广场筑起了街垒。国王调动大批军队,向起义中心地区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人民取得了胜利。 国王被迫把军队撤出柏林,同意召开有资产阶级参加的议会,并于 3月29日任命资产阶级自由派首领L.康普豪森组阁,柏林三月革命的胜利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