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设计非难事009先锋科教室内设计教辅
先锋科教设计非难事
第二章 设计的进化史
第二节 古文明设计史诗——古西亚设计文化篇(续)
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再一次统一两河流域,重建雄伟的巴比伦城,包括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和通天塔。
后世艺术家所作的新巴比伦“空中花园”设想图。其几乎成为巴比伦文化的代名词,和金字塔并列古文明世界七大建筑奇观。
这座神话般的建筑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的一个妃子修建的,大约120米见方,高出地面20多米。据说它要由奴隶们转动机械装置从下面的幼发拉底河里抽上大量的水来灌溉花园里的花草。
占地100平方公里的新巴比伦城雄冠当时的中东。《圣经》中称之为“人类的天堂”,在19世纪末,一群德国探险家循着《圣经》的指引终于在现今的伊拉克境内发现了它的遗迹,此后的挖掘工作足足长达15年。从废墟上看内城墙周长8公里,厚7米多,用土砖砌筑。有些地方还有第三道墙,厚达3米。内城墙每隔44米有一座塔楼,全城共有300多座。此外,护城河环绕在内城周围。“巴比伦”在阿卡德语中的意思是“神之门”。百余个青铜城门都以神的名字命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富丽堂皇的北门——伊丝塔尔门。
德国人复原的伊丝塔尔门及其浮雕 伊拉克建于公元837年 “玛勒维亚”塔,“唐三彩”。由此产生了釉面砖镶嵌的壁面装饰,俗称马赛克(马赛克面砖装饰手法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西亚式风格)。其后,在波斯波利斯的大琉士王宫殿中,也有大量用釉面砖组成美丽图案的墙面。
在整个两河流域设计文化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而且起源最早的,便是金、银、黄铜、青铜的加工工艺。古西亚是最早发明冶铜、冶铁技术的地区,并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具备了丰富的青铜器和铁器的制造经验,镶嵌技术、金属工艺尤为发达。两河流域人有制作金、银制品的技术传统,在时期他们就对凸纹制作、镂雕、雕刻、金丝装饰及锻造工艺等技术,加工精细,纹饰严整,使一带形成金属文明的特殊繁荣地区。
539年,波斯人在居鲁士大帝的率领下南下入侵并征服这一地区。巴比伦覆灭了。波斯帝国起源于伊朗平原的雅利安人,伊朗是和中国、印度一样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1935年以后才更名为伊朗(意为“雅利安人”的故乡)。
战乱不断的美索不达米亚,在居鲁士大帝手里,有了一段接近完美的“中场休息时间”。巴比伦和中东的其他国家,最后都并入波斯,其中很多小国家都是主动归顺的。原因在于居鲁士对待其他民族极为宽仁,给人民安定的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废除了奴隶制,尊重所有国家的不同信仰和宗教,很像今天美国各联邦州的“大统一,小自治”。居鲁士不是征服其他文明,而是尊重和保护了所有两河流域的文明。正是因为考虑到居鲁士一世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其简陋的衣冠冢,被后世人列入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为什么居鲁士只有衣冠冢呢?人性总是多面的,黑暗嗜血的一面最终造成其身首异处的悲催下场——其头盖骨最终被设计制成了一尊酒壶,供一个女人使用。那是一个在西方和阿拉伯世界人尽皆知的、类似我们中国“霸王别姬”般的故事,笔者就不在此赘述了。为什么我们要在介绍设计史的读物中具体谈到一个君王的事迹呢?因为这和我们接下来要展示的波斯设计造物风格有直接的关联。
波斯风格——当代西方设计师对居鲁士大帝的调侃之作 衣冠冢 波斯帝国首都波斯波利斯遗迹的全景图。
与其他风格不同的是,波斯设计艺术很难以一种鲜明的思想或模式来概括。因为它完全是多面化的,原因正是居鲁士所开创的多民族、多文化的兼容并蓄的统治制度。它不但继承了两河流域的传统,而且还汲取了埃及、伊斯兰、犹太、希腊等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营养。因此它是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发展的结果。从专业角度来讲,这叫做“折衷主义”,其史料资源浩如烟海,笔者也只能蜻蜓点水般地略述一二了。
早期的波斯建筑设计
建筑是一种大艺术,可以说是某个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设计文化符号,其它如室内设计、器具陈设、平面设计等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波斯帝国的早期建筑设计是相对比较雄浑、粗犷的,在其高原游牧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亚述、巴比伦、埃及等地的多种元素。
上图组前两张图片是两位波斯君主的陵墓,都是依山凿洞而建,此手法与古埃及的金字塔形式大为不同。两位皇帝一位是居鲁士的女婿——大流士一世,他曾发动了首次亚洲对欧洲的战争,就是著名的希腊马拉松战役。第二位就是声名显赫的薛西斯一世,其巅峰时期他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他再次统领40万大军攻打希腊,结果在温泉关被300斯巴达勇士阻截,波斯再次战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晚期的波斯风格中有大量的希腊元素存在。
依山凿洞而居的习俗可能源于波斯人最早来源于伊朗高原的多山地区,其早期的建筑式样并不明确,譬如最后一图就带有明显的亚述印记,不过翅膀的形态是向上翘起的。中间数图严格讲并不能算是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