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的微型化改进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的微型化改进
张新平 邱孝能
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 (430400)
1 改进的背景
新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第16页,有规范的浓、稀硝酸与铜片的反应实验,但试剂用量中的“一小块”、“少量”常规的取量是:10×10 mm 、1-2 mL 。剂量大,浪费大,易污染。在不影响实验现象的前提下,将试管实验改为导管实验的微型化改进后,试剂用量可分别降低到原剂量的1/25、1/10—1/20。
2 改进的目的
经济------试剂用量少
环保------产生的废气废液少
规范------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及改进,不用代用品
简明------组装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实验用品
浓硝酸(69%)、稀硝酸、铜片、NaOH(aq)
W型、W+V型、N型、V型反应管(器、用玻璃导管自制)、铁夹、橡皮管、脱脂棉、镊子、胶头滴管、小烧杯、小试管
实验装置
1---带铁夹的橡皮管、2---W型反应管、3---浓硝酸+铜片、4---滴有1-2滴NaOH(aq)的棉团、5--- W+V型反应管、6---稀硝酸+铜片、7--- N型反应管、8--小试管(或小烧杯)、9—-NaOH(aq) 、10-- V型反应管
实验步骤
(1)W型与W+V型反应管实验(图1、图2)
①在W型、W+V型反应管的右端口塞一小棉团,并滴1-2滴NaOH(aq)于棉团上;
②在W型、W+V型反应管的左端,分别加入约2×2 mm 的铜片(已对折)一块,再分别滴入2-3滴浓硝酸、3- 4滴稀硝酸(为了安全,学生操作时,可让其滴管尖嘴伸入到反应管内滴下,下同);
③立即在W型、W+V型反应管的左端口套上带铁夹的橡皮管(橡皮管口已预先用水湿润);
④手持或搁置于小烧杯上观察现象(在观察面的背面衬张白纸)。
[说明] W型反应管中,红棕色很快充满W型管中部,而W型管左端底部溶液则为明亮的蓝绿色。在W+V型反应管中,铜片上很快有气泡产生,约2 min 后溶液呈浅蓝色,约5 min 后W+V型反应管中部有淡棕色。
(2)N型反应管实验(图3)
①将N型反应管的一端直接插入到盛有少量NaOH(aq)的小试管(搁置于试管架或手持)或小烧杯中(或塞上一小团浸有NaOH(aq)的棉团);
②向N型反应管的另一端加入约2×2 mm 的铜片(已对折)一块,再滴2-3滴浓硝酸;
③立即套上带铁夹的橡皮管(橡皮管口已预先用水湿润);
④手持或搁置观察(在观察面的背面衬张白纸)。
[说明] 红棕色气体和蓝绿色溶液的现象十分明显。
实验评价
(1)实验的微型化,降低了试剂的消耗(经济),减少了三废的排放(环保),加之有吸收的方法,符合绿色化学从源头上制止污染的原则(该实验完毕后,可续加几滴NaOH(aq),待其继续吸收一段时间后,再用水冲洗)。
(2)实验的微型化,试剂用量少,使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燃烧、爆炸、中毒(如本实验)等危险性降低,大大消除了部分学生的恐惧感。
(3)实验的微型化,操作相对简单化,但仍训练的是一些常规的基本实验操作,如滴管的使用、固体的取用、尾气的吸收、橡皮管与导管的连接等。在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方面仍起着示范性的作用。
(4)实验的微型化,尽管试剂用量少,相对节省实验时间和尾处理时间,但实验现象明显,仍能很好地实现实验的目的。
(5)实验完毕,洗涤容易(用滴管吸水对着管口的一端冲洗2-3次即可),可反复使用。
(6)铜与浓硝酸的实验还可进一步简化到V型反应管(图4),效果也好。
(7)存在的问题是:在稀硝酸与铜片反应的W+V型反应管,为加长的W型反应管,其目的是,增加管内空气(氧气)的保有量,以便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尽管如此,观察到红棕色的时间间隔过长,现象的明显程度不够。W型、N型、V型反应管作此实验,效果就更差了。此仍有待于改进。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静脉曲张疾病》课件.ppt VIP
- 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PPT: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附文稿).pptx VIP
- 仙溪志-宋-黄岩孙.pdf VIP
-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学科学 爱科学教案(2025秋).doc
- SL∕T 821-2023 节水规划编制规程.pdf
-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我为班级作贡献》精美课件.pptx VIP
- 护士注册体检表-(正式).doc VIP
- 检查检验分级管理制度.docx VIP
- 第4课(牛字旁)课件 2025小学生书法通用版二年级下册.ppt
- 智能世界2035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