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志愿填报,给学弟学妹们的一点小建议
首先引述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陈果老师的一段话:“关怀他人的人你首先自己要把自己料理得很好。有些同学自己的学业搞得一头雾水,然后男女朋友之间关系也搞的一塌糊涂,这个时候还想给人家提出建议或者忠告,天助自助者!你先把自己给自助好了,然后自己的生活先要达到一种快乐的圆满的状态。因为关怀是一种付出,只有富足的人你才可能付出啊!你本身就是一个很贫乏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各项事情一碗水都端不平的人,怎么去帮人家去端平这碗水呢?所以,你自己的很多事情都没有解决的时候,我希望大家不要急于去给予关怀。”
最近在准备期末考试,刚刚考完英语口语,接下来就是计算机文化基础,之后各种必修科目的考试也就接踵而至了,对于下学期要根据成绩分专业(就跟你们通过高考选择学校和初步选专业一样)的我,现在真的是没有太多空闲时间的,但我真的很想把自己关于志愿填报的一些经验之谈和浅薄认识及时地分享给你们,以便能最大可能地帮助你们选一个好的去处,所以还是决定写下下面的话。
首先声明,我是文科生,因此以下所谈可能更多的是针对文科生选学校要把握的一些原则,但也有一些宏观的、文理科考生都适用的东西,一家之言,望大家批判吸收。
分数在一本高分段的同学报志愿一定要学校专业兼顾(985、211是首选,能进部属院校就不进省属院校,能去东部沿海地区就不去中部或西北地区,能选学校的优势学科就不选一般的甚至边缘专业,专业意愿不是很明显的同学能选综合类大学就不选专门类院校)
分数在一本中低分数段的同学选学校弱专业(仍然是以985、211院校为首选,能去部属院校就不去地方院校,能去省部共建高校就不去单纯的省属院校,能去省属重点院校就不去一般院校,能去中东部地区就不要固守西北大后方,能选综合类大学就不要太贪恋专门类院校,尤其是对于专业意愿不是很强烈的同学)
分数在二本中高分数段的同学选专业,弱学校,不要太贪求学校的名气或者综合实力,当下环境,各高校除了那些教育部直属的大学和列入985、211工程项目的学校,剩下的(省属本科院校)差别就很小了(你去了就会真切的感觉到),唯一的差别就在于学校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往往这些学校就是凭借一两个优势学科或者优势专业而名噪一方,获得省财政重点支持或者重点发展,那么这些优势学科或者专业就是你的着眼点。不要为了图学校的名气而被分到一个很一般你又不喜欢的专业,那样会很亏的。
分数在二本低分段的考生就不要想那么多了,学校和专业都不要过分苛求,因为你没得选择,只有被选择的权利,所以要么根据自己的分数选一所可以稳上的学校和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要么就准备重来一年吧。
给大家普及一下:“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校有九所,被称九校联盟,截至2011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此后,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于是引入动态竞争机制,在非985工程高校且是部属211高校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211 project ) 即面向21世纪,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211”。 小211工程也就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切实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使中西部一批普通本科高校的基础教学实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师资队伍素质结构更加优化,学生学习、实践、就业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彰显,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发改委、教育部组织实施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涵盖地区达24个。“工程”以五年为一个周期,计划支持中西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所左右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入选高校大多为一本高校。最新小211工程高校名单(学校名单按所在地区分,合计100所) 河北(6所) 燕山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4所) 山西大学 中北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3所)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黑龙江(5所)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吉林(5所) 延边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辽宁(5所)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安徽(6所)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财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