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致观赏鱼致病原因、如何诊断及治疗方案措施有哪些(综述)
院 系: 理学院
专 业: 生物科学(S)
班 级: 11-4班
姓 名: 于胜男
学 号:
导致观赏鱼致病原因、如何诊断及治疗方案措施有哪些
1 观赏鱼鱼病种类概述
通常将鱼病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由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引起的。由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单细胞藻类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又称微生物鱼病。由于微生物鱼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有较强的传染性,且不易防治,故称之为传染性鱼病。由动物性寄生虫引起的鱼病称寄生虫鱼病,其特点一般是发病和传播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也较容易。另一类主要是由水体环境的机械、物理、化学等非生物因素或鱼体生理机能失调所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或机能紊乱而导致的鱼病,称为非生物性鱼病。此类鱼病的种类很多,危害较大,涉及面也较广,但只要加强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此类鱼病可避免发生。
2 由病毒引起疾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2.1 痘疮病,又名淋巴囊肿病毒症
【病因】 由疱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二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区域扩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表面组织由柔软变成软骨状的结缔组织。这些“增生物”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接着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现新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了鱼体表面积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一般在春季,水温15℃左右时出现病例。
【治疗方法】 此病可用左旋体氯霉素治疗;小鱼可用浓度为百万分之零点二二五(0.225ppm)的药液浸洗,个体大的鱼可以注射此药,均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2.2 出血病
【病因】 由疱疹病毒所引起。 【症状】 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因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此外,眼球突出,肠道和各内脏器官表现充血。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常离群独游或回旋慢游,体质消瘦,肌肉萎缩,以致死亡。发病季节多在6~9月,水温在25~30℃最为流行,死亡率颇高。 【治疗方法】 充分照射阳光,并降低水温至25℃以下,持续10天左右可见疗效;或用1%食盐水洗浴,持续1周。
3 由细菌引起疾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3.1 细菌性烂鳃病 【病因】 一是由原生动物、单殖吸虫、甲壳动物等引起的疾病;二是由水生藻状菌,如鳃霉等引起的疾病;三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症状】 病鱼鳃部常充满粘液,鳃丝和鳃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鳃丝由红变白,逐渐腐烂并带有污泥,最后发展到全鳃,使之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治疗方法】 可将病鱼放入百万分之二(2ppm)的呋喃西林,或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金霉素,溶液中浸泡30分钟;或用11.5%浓度的氯胺丁0.02克溶于10千克水中,将鱼浸洗15~20分钟;养鱼的容器及所有的用具,用百万分之八(8ppm)的漂白粉溶液消毒灭菌。
3.2 细菌性肠炎 【病因】 主要是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或摄食过饱、肠道胀饱、排泄受阻,最后由细菌感染肠道引发的肠炎。 【症状】 病鱼常常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突出,鱼体呈呆滞,停在水族箱角落不动,肌体作短时间的抽搐,不进食,粪便白色。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部分肠道出现红色,严重时全肠呈紫红色,肠内无食物,充有淡黄色的粘液和血脓。 【治疗方法】 治疗肠炎的方法较多,市场销售的药物也较多。内服药如纳克菌、鱼服康、磺胺胍等;外用药如浴菌洁、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药物经稀释后泼洒或浸浴,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3.3 白皮病,又称白尾病 【病因】 由于水质不洁,特别是水族箱中的粪便没有及时清除,或因捕捞运输、放养、移箱时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症状】 发病开始时,只在背鳍基部或尾柄处出现小白点,随即迅速扩大,从鱼体背鳍向后蔓延,以致背鳍与臀鳍间的体表至尾鳍全部发白。随着病情加剧,病鱼游泳能力明显减弱,躯体平衡失控,头部朝上,尾鳍朝下,与水面垂直作上下游动和挣扎,不久即死亡。每年5~8月间为此病流行季节,鱼发病后2—3天即死亡,死亡率极高。 【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IECCPA 046-2023 废SCR 脱硝催化剂循环利用技术规范.pdf
- 《烹饪工艺学》教学课件.ppt VIP
- 群落生态学基础生态学.pptx VIP
-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其药物治疗.pptx VIP
- 高三试卷: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docx VIP
- 砖瓦施工职业发展研究报告.pptx VIP
- 南京绿地广场紫峰大厦项目研究报告.ppt VIP
- G10-40SQF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明细工程量.xlsx VIP
- 《GB/T 40595-2021并网电源一次调频技术规定及试验导则》.pdf
- 2023年CCAA注册审核员《产品认证基础》真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