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背景 美国“911”事件之后,国际反恐斗争进入一个新时期。2003年3月,美国不顾联合国安理会与其他成员国的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场。 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一再控制石油的出口量。而恰恰此时,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稳定的增长期。近十年来,我国的GDP平均年增长率超过了9%。连年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经济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迅速提高。 美国的《商业周刊》报道中说: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是前所未有的。为保持其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将改变世界 以上诸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国际原油价格自2004年初一路飙升。 2004年8月13日,油价突破每桶45美元,同年8月22日,原油期货价格一度涨到49.40美元。自2004年6月底到8月份,纽约市场油价就上涨了31%,累积上升了近10美元。2004年9月末,国际原油价格接近每桶53美元的高位纪录。进入中航油交割月的10月,似乎已有筑顶迹象的油价又受到尼日利亚、挪威石油工人罢工事件的影响,再次上涨,2004年11月份上涨到55美元/桶。 二 案例回顾 2003年3月底,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陈久霖认准机会,预测石油价格上涨,在期权市场上做多石油,初战告捷,斩获2002万美金。第一桶金中航油开始从事投机性期权交易。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中航油第一次大规模参与石油期权投机活动,获得了200万美金的净利润。 2004年一、二季度,中航油(新加坡)账面亏损从580万美元增加到3000万美元 2004年10月10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创55美元/桶新高。中航油(新加坡)卖出的有效期权合约达到5200万桶石油的巨量。根据合同,油价每上涨1美元,中航油(新加坡)需要向国际投行等交易对手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为追加保证金,公司已耗尽近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亿美元银团贷款和6800万美元应收账款资金,又支付8000万美元额外保证金。中航油(新加坡)现金流量已经枯竭。 10月26日,中航油(新加坡)的最大交易对手日本三井能源风险管理公司正式发出违约函,催缴保证金。中航油(新加坡)被迫进行部分斩仓。至11月8日,公司继续斩仓4,亏损增加到2.32亿美元 11月25日,由于不断遭到巴克莱资本、伦敦标准银行等国际投行的逼仓,中航油(新加坡)的实际亏损已经高达3.81亿美元,相对于其1.45亿美元的净资产已经资不抵债,陷入技术性破产的境地。 同年12月1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中航油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 出发点错误,一味逐利,本末倒置 衍生品作用主要分为利用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和运用风险投机获得收益两种.金融衍生品交易过程并没有创造任何社会财富,只是风险与收益在投资者中的再分摊与再分配,是交易双方博弈的过程,如果想获得投机收益,就只能通过承担更大的风险. 作为油品贸易为主业的中航油,不应该有利用衍生品投机交易赚取收益的贪念.如果以套期保值为出发点,企业不需要对市场有任何预期,只要能防止不利损失即可,套保的结果也可能是企业在衍生品市场亏损了,但可以被现货市场的盈利所抵消,端正出发点就能正确理解盈亏. 缺乏专业知识,盲目轻信 非专业的投资机构,缺少必要的人才,技术与模型支持,中航油竟然选择了无限风险的卖出期权进行投机交易,而且头寸大得惊人。 管理层缺乏对衍生工具的基本了解, 风险意识不强。中航油 CEO 陈久霖的风险控制意识极为淡薄, 对于其所从事的石油衍生品交易将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潜在的致命性危害缺少基本常识性的预期。他曾说,“没想到后来要那么多的保证金”,可见他对衍生品交易的运作以及背后的风险一无所知。 当发生亏损后, 由于不具备专业知识,没有当机立断地斩仓或买入看涨期权以对冲风险,减小损失, 而是选择挪移盘位。在形成巨大账面亏损后也没有积极采取措施止损, 而是一味指望集团公司的援助, 导致贻误时机, 还有一个致命的原因是,引狼入室,将公司机密完全泄露给竞争对手。不仅如此,中航油还犯了偏听轻信的错误,仅凭杰润公司一家之言就草率决策,最终落入对手精心设下的圈套之中。 内部控制机制 部门控制 中航油的交易员没有遵守《风险管理手册》规定的交易限额,也没有向公司其他人员提醒各种挪盘活动的后果和多种可能性,风险控制员没有正确计算公司期权交易的收益。 2004年5月到11月长达7个月的时间内,中航油共支付3.81亿美元由不断新增的损失引发的保证金。为了支付上述追加保证金,甚至动用了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明确规定有其他用途的货款。而且挪盘从未经董事批准甚至向董事会汇报 内部控制机制 风险管理委员会 在公司开始期权这项新产品时,风险管理委员会没有进行任何必要的分析和评估工作,交易开始,也没有设置准确的限额,未能控制公司的超额交易。在挪盘期间,未提出建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