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州区情研究
万州区情研究
[摘 要]本文以1998-2013年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在经济建设、城乡发展、生态环保、对外开放、三峡移民工程等方面与全国以及重庆市得相关情况作了对照分析,得出了万州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现实挑战。
中国论文网 /4/view-7129078.htm
[关键词]万州;城乡发展;生态环保;对外开放;三峡移民
一、区情概览
万州区为重庆市下辖的三十八个区县之一,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隅,扼川江咽喉,东临三峡,跨大巴山、巫山、七曜山和盆东平行岭谷区,上距重庆327公里,下到宜昌321公里,为川东水陆要冲,素有“川东门户”之称,是重庆市除主城之外人口最多、城市体量最大、管理单元最多的城市。
(一)历史悠久、人文厚重。万州因“万川毕汇”而得名,在夏商时期已出现,三国时建县。建国后进入大发展时期,1950年设万县专区,1997年重庆市直辖后更名为万州区。在历经六次人口大迁徙大融合后,古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与本土的“大溪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半巴半楚、巴楚兼融的三峡文化。
(二)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万州1902年被辟为商埠,1917年设立海关。现被列入重点建设的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随着长江黄金水道的穿境,318国道,万州机场以及集装箱码头建成投入使用,万州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万州渐成为辐射渝东、鄂西、黔北、陕南、湘西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和新三峡旅游的进出口和库区旅游的服务中心和集散地。
(三)移民精神、荟萃之都。万州地处三峡工程库区的腹心,历时18年累计搬迁安置移民26.3万人,移民总量占三峡库区的1/5,移民搬迁过程中,万州人民和库区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开拓开放的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三峡移民精神。
(四)宜居宜业、前景美好。万州拥有“亚洲第一瀑布”――青龙瀑布等自然景观和天子城等名胜古迹,“半城山水半城湖”的风韵,“万州维多利亚”港湾的魅力,正成为万州城市崭新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地名片。
二、经济社会发展
(一)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发展方式亟待根本转变
参考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见表一),万州在较短时间迈过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工业化初期阶段,逐步进入工农业协调发展、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非农产业,城乡关系开始由分割走向协调发展,为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1.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生产总值增长较快。自1998年以来,万州生产总值增长了12.3倍,年平均增幅都在10%以上,除1999年、2004-2007年略低于重庆平均水平外,年增长率均明显高于重庆市以及全国的平均水平,2008年以后呈现平稳趋势,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见图2-1.1)。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1998年仅为25.2亿元,2013年就达到507.6亿元,年平均增长22.93%。三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所在比重明显高于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等方面。
2.发展方式亟待根本转变
一是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依赖性较强。从万州2011-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对应图来看(见图2-1.2),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2.33个百分点的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这表明,万州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性较强,急需转化发展方式,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消费性增长型转变。二是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拉动力不一。从1998-2013年万州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来看,第一产业拉动力较小,二、三产业拉动力较大,尤其是2007-2013年期间二产业拉动远远大于三产业,且第二产业内部对生产总值拉动力不够协调。这说明,近年来万州经济增长更多是靠二产业拉动,需要转向由第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二)城乡发展更趋协调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1.城乡发展更趋协调。一是从1998年到2013年的收入增长情况来看,万州城镇和农村居民分别增长了5.56倍和5.27倍,增长幅度大体相当(见图2-2.1)。二是从城乡居民收入比来看,2003年为3.62:1,2013年为2.81:1;而同期重庆的比例依次为3.65:1、3.03:1,全国比例依次为3.23:1、3.03:1,万州城乡居民收入比例远低于重庆和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从1998年到2013年的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比例来看,由3.17:1下降到2.51:1,差距变的更小,而且远低
文档评论(0)